专家:打造质量共治机制 助力“中国制造”品质变革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3月16日18:41分类:产业经济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王优玲)如何改变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如何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专家在中国质量协会近日召开的中国制造“品质革命”座谈会上表示,要集中优势力量,共同打造质量共治机制,为“中国制造”品质变革夯基垒台。

“中国制造要想扭转大而不强的现状,必须开辟新路径。”中国质量协会会长贾福兴说,要集中优势力量,打造质量共治机制,引导企业把改革创新作为“源头活水”,把着力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我国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超过200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但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总体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

中国企业联合会驻会副会长尹援平说,我国的技术和生产完全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消费品,但由于生产商、经销商和消费者长期以来形成了成本导向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在产业上下游项目锁定的市场体系中,单一企业努力不仅难以提升品质,还可能被市场淘汰。

“一些企业缺乏对产业链的控制,建立品质导向的产销体系远非易事。”尹援平说,只有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提升,才能打破这个不利局面。这既需要市场引导和政策推动,更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

标准是质量提升的“牛鼻子”,不主动提升标准,必然阻碍行业整体发展。与会专家表示,要高度重视以技术和标准引领品质提升。一些行业要打破大企业占山为王式的标准垄断格局,向全球产业先进标准看齐,才能提升产品品质的整体提升;要高度重视标准化手段提升零部件产业的品质,以高品质的零部件保障高品质的产品。

研发转化成产品的环节也是我国制造业品质提升的“短板”之一。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彭齐鸣说,应鼓励各类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技术转换和产品研发,引导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过研发合作竞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避免大量投入形成高质量研发成果后却没有最后形成产品的局面。

好的市场环境对质量提升非常重要。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苗长兴说,一方面,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支撑企业提高质量、打造品牌;另一方面,要扎实减轻企业负担,使企业能够专心提高质量。

“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考虑到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又必须结合国际,面向未来,这就需要一个多层次、各领域相互关联的学科体系作为支撑。”贾福兴说。(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