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少军:做强IC设计“火车头” 人才建设是关键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4月02日10:37分类:区域经济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陈希希 殷晴)“东方硅谷”集成电路人才发展战略高峰论坛日前在无锡召开。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魏少军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设计处在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前端,是产业整体发展的‘火车头’。然而,作为一个高度智力化的行业,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集成电路设计环节的重要瓶颈。”

集成电路产业链包括设计、制造和封测三大环节,其中制造、封测是手段,设计是核心。“如果把设计、制造、封测分别比喻为写书、印书和订书,这本书好不好,当然印刷很重要,最终还是要看书的内容。书的内容靠什么,靠设计,所以设计业最重要。能不能做出一个让市场接受的集成电路产品,关键在设计。”魏少军说,长期以来,封测业一直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占比最大的一个环节。2016年,设计业规模首次超过封测业,位列第一,释放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良性讯号。

但“人才荒”仍是我国IC设计业面临的主要瓶颈。我国现有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大约1380家,从业人员大概有14万人,每家企业仅百人。其中还包括销售、管理、生产、运营、仓储等人员,真正的设计人员占比大概是50%,也就是平均每家集成电路企业仅有设计人员50人。因此,对应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巨大需求,我们的芯片设计人员缺口很大。

在魏少军看来,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不足与我国人才培养机制有关。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与集成电路相关的学科均被设置为二级学科。根据国家对二级学科的资源配置,二级学科原则上不可作为单独的系进行招生,招生规模有限,造成人才培养入口不足。

数据显示,按照现有的招生计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微电子专业培养的人才不超过10万人,按照历史数据预估的30%-40%的行业人才流失比例,培养的人才中还将流失3-4万人,而“十三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需求达14万人,供需缺口达7-8万人。近年来,我国已出台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等系列措施扩大微电子专业招生,但招生数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魏少军认为,招生体制机制改革和对人才形成正向激励是改善人才供给不足的重要途径。一是要打破惯性思维,按照市场需求招生,而不是按照以往学科分类的计划招生;二是完善设计企业的人才激励政策,如采用给予创业者股票期权等激励手段来吸引留住人才。

此外,小企业固化人才资源问题也值得重视。据统计,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约1380家,其中191家设计企业销售过亿元,销售总和占全国设计业销售总额的91%,其余的1100家企业只创造了不到10%的销售收入。可以看出,企业盈利能力不足的1100家设计企业却固化了更高比例的人力、物力、财力。

魏少军说,政府应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集约化发展。如,尝试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一方面生产力得以释放,有限的人力资源实现更高效的配置;另一方面,整合后每家企业规模会成倍的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大大提高,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带动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