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从实物量指标看实体经济积极发展势头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6月15日17:31分类:宏观经济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安蓓、樊曦、白田田)用电量、货运量等实物量指标,是观察经济景气的窗口。今年以来,实物量等一系列指标持续向好,释放出实体经济趋稳、结构转型持续推进的积极信号。

实体经济现积极势头

在我国用电量中,工业用电量占比最大,被视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

国家发展改革委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的势头进一步强化,同比增长11.4%,增速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前5个月二产用电同比增长7.7%,对全社会用电增长贡献率为55.6%,制造业31个类别中28个行业用电有不同程度增长。

铁路货运量直接反映全社会物资流动程度,被视为经济“风向标”。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同比增长6.9%。

“实物量指标是经济先行指标。今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铁路货运量在去年两位数增长基础上,继续保持6%以上增速,反映出实体经济稳健积极的发展势头。”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说。

实体经济领域一系列指标的走势,为我国经济释放阵阵暖意。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5月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增加4031亿元,反映信贷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依然较强。

国家统计局数据进一步印证这一趋势。1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与前4个月持平,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在连续3个月环比小幅下跌后,5月由降转升。

工业生产加快、价格回升为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创造了条件,进而为企业增加投资奠定基础。1至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5%,增速比前3个月加快3.4个百分点。

传统统计数据外,一些行业细分数据也折射出经济积极势头。

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其开工率、作业时间形成“挖掘机指数”。三一重工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接入38万台工业设备,涵盖5000种机器参数,积累了1000多亿条数据,是观察宏观经济的一张“晴雨表”。

今年1至5月,三一重工搅拌站、泵车、吊装设备、桩工设备等作业时间同比全面上升。5月大型挖掘机作业时间同比增长超过23%,中型挖掘机同比增长近15%。汽车起重机作业时间前5个月累计同比上升13.9%,5月上升18.7%。

动工先动土,挖掘机开工率是工程建设“先行指标”。三一重工副总经理陈静说,目前挖掘机开工率处于历史高位。大挖主要从事矿山作业,中挖从事房地产建设,说明相关项目建设增长较快。汽车起重机等吊装设备开工率一定程度反映出制造业扩大投资的势头。

投资数据与该判断相互支撑。1至5月,制造业投资增长5.2%,增速比前4个月提高0.4个百分点,比2016年和2017年分别提高1和0.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同比增长8.1%,比全部投资增速快2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工业稳定增长,结构持续调整,实体经济呈现积极发展势头。”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昌林说。

结构转型持续推进

一系列指标也释放出经济持续转型升级的积极信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

用电量印证这一趋势。前5个月,三产用电增长两位数以上。一些新业态用电量较少但增长很快。比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同比增长66.05%;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同比增长63.26%,其中,互联网数据服务业用电同比增长207.06%。

“新兴服务业不论是产业还是产品,都拉动用电量快速增长,反映经济加快转型的良好势头。”牛犁说。

从工业增加值看,5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3%和9.4%,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5和2.6个百分点。新产品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56.7%,集成电路增长17.2%,工业机器人增长35.1%。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高耗能产业复苏动力仍较强劲。5月份PPI涨幅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3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75%左右。

价格上涨动力下,5月钢材产量同比增速上升至10.8%,与去年相比明显反弹;10种有色金属同比增长4.3%,达到去年7月以来最高值。

“经济迈向中高端不断取得新进展,实体经济向好势头正在巩固。”王昌林说,但实体经济整体走强大趋势尚有待巩固,加快迈向中高端需更强支撑。

瞄准高质量持续加力,做强做大实体经济

数据显示,5月大、中型企业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3.1%和51%,分别高于上月1.1和0.3个百分点,但小型企业为49.6%,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低于荣枯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说,制造业投资增速虽在回升,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制造业中多数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要更好理顺体制机制、优化市场环境,把国家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更好巩固制造业投资企稳回升势头。”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但发挥决定性作用尚需时日,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王昌林强调,面临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做强做大实体经济依然任重道远。

他指出,要主动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解决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支持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降低制度性成本,重塑实体经济竞争优势。(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