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战贫困 灵丘县脱贫摘帽跑出“加速度”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6月20日10:05分类:区域经济

灵丘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灵丘县提出所有资源向脱贫攻坚聚拢,通过实施资产收益扶贫,发展有机农业,推动产业扶贫项目,实现全县25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过万元。

全县上下一盘“扶贫棋”

打赢脱贫攻坚战,协同作战是关键。灵丘县成立了县脱贫攻坚指挥中心,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长任副总指挥,下设产业扶贫组、政策研究组、易地搬迁组、金融扶贫组、宣传报道组等11个工作组。

灵丘县扶贫办主任赵优文介绍,工作组的成员都是从涉及扶贫的单位中抽调出来的精兵强将,四套班子领导分别担任各组组长或副组长。每个组分工明确,协调作战。“上个月干了什么?这周要做什么,指挥中心的黑板上的都进行提示。”

为了确保今年整体脱贫,灵丘县提出,所有工作向脱贫摘帽聚焦,所有资源向脱贫摘帽聚集,所有力量向脱贫摘帽聚拢。对照户、村和县退出标准,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行动方案》,制定了分项行动计划,形成了“1+N”的脱贫攻坚政策措施体系。

赵优文介绍,灵丘县实行了脱贫攻坚“1+3”考核评比推进机制:“1”即建立一个脱贫攻坚联席会,“3”即实行月汇总分析、季点评通报、年度考核评比。从组织、责任、帮扶、政策等多个方面细化措施,建立了县级领导主抓乡镇制度,12名县领导分别包联12个乡镇,集中精力抓脱贫。

“扶智+扶志”激发内生动力

去年,灵丘县东河南镇在四个行政村组织千亩露地蔬菜扶贫示范基地项目。可就在播种栽秧时,资金成了大问题。该镇党委8名党员干部在了解到情况后,作出了当“保人”的决定,为菜农担保贷款200万,项目从此顺利落地。去年基地共产出蔬菜300多万斤,带动147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

领导干部勇于作为,贫困户脱贫也增强了信心。据介绍,全县182支驻村工作队,136名第一书记,活跃在田间地头,进出于贫困户的院落家中,扶智扶志,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寻找脱贫途径。

灵丘县通过实施“集体经济破零行动”和“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工程”,全县25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过万元,经济能人和致富带头人进入贫困村“两委”班子比例达到60%以上。

可喜的是,一些贫困户踊跃参与电商脱贫。去年全县农产品特色电商精准扶贫项目带动300户贫困户920人人均增收500元。灵丘县与国内一些家政服务平台合作,通过“互联网+劳务输出”的模式,输送5批“灵丘阿姨”进京就业,人均月收入4000元以上。    

聚焦精准多点发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

灵丘县全县4万多是贫困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在山区。灵丘县因地制宜,以产业扶贫为着力点,实施资产收益扶贫,发展有机农业,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脱贫之路。

去年以来,灵丘县各乡镇和贫困村结合实际,因村布局,大力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先后有76个项目落地实施,涉及全县12个乡镇161个行政村,辐射带动贫困户10925户24289人。

近年来,灵丘县红石塄乡车河村通过实施资产收益扶贫,发展有机农业,在国内外有了不小的名气。“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让当年穷的叮响的车河村,就地过上了城市生活

车河模式的成功,把资产收益扶贫推向了多点开花。灵丘县政府选择效益和前景好的企业,注入财政扶贫资金,再将资金折股量化给自身脱贫难度大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公司承担盈亏风险,贫困户的股份负盈不负亏,每户每年保底收益不低于资本金的10%,盈余部分按照公司、贫困户、村集体5:4:1的比例进行分配。随即润生模式、佳农模式应运而生。2017年实施9个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带动2000多贫困户户均收益1000元。

灵丘县辖255个行政村,有180多个自然村。易地搬迁搬是脱贫攻坚战的重头戏。灵丘县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原则,提出由乡镇拿建议,县里来论证。论证后,该县选择在靠路、靠水、靠田、靠景区的地方,规划建设安置点14个,对125个深度贫困自然村实施整体搬迁。

通过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灵丘县引进了多家企业为移民搬迁注入资本,参与到安置点建设。目前,已有1个安置点实现搬迁入住,其余13个主体工程全部完工,竣工率和投资率均达到80%以上。(武海珠 王鹏 马明清)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山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