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博鳌房地产论坛聚焦行业高质量转型之路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08月05日16:57分类:产业经济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陈碧琪)在“控房价”和“贸易摩擦”双重背景下,8月1日至4日举行的2018博鳌房地产论坛围绕主题“地产归途”,共话房地产行业得失,共思行业未来之策,呼吁重新探索房地产发展本质,让行业回归本义。

“疯子”与“冷静期”

恒隆集团、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多次提到一年前他曾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提过的“疯子理论”,在主张稳健与低负债的陈启宗眼中,只着眼“量”的比赛都是不理智的。

“我觉得内地房地产‘疯子’很多。以往四五十年里,香港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因为只有量和速度的比赛,不‘疯’就难以致胜。”

“疯子”寻求短线的威风,牺牲了长远成功的可能性,陈启宗担心内地开发商踏上香港开发商的老路:“香港过去的‘疯子’现在去哪了?没有了,没有一个能存活下来,绝大部分破产了,有一部分进了监牢。”

尽管开发商追逐规模增长的做法近来广受批评,但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巨大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陈淮表示,未来3年乃至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将是全世界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这个前景不会因为中美贸易战或其它问题而有所改变。

即便如此,陈淮仍然特地警示:“我们千万别低估2018年及此后一段时间我们可能面对的艰难。”

陈淮表示,十几年来,这个行业没有很好地调整过,需要一个冷静期。“在冷静期,很多基础性的制度建设,土地制度、投融资制度,政府和市场关系,保障性建设、房地产税等都需要优化、加强。”

“挤电梯”与“放水”

在调控背景下,今年融资收紧和资金链紧绷的现实使不少房企出现了焦虑情绪,“高周转”模式也被一再强调与追逐。

2018博鳌房地产论坛故而将首场闭门交流会“理事博鳌沙龙”的主题定为“脆弱的资金链 流动性趋严与地产融资”。资金荒的严峻形势意味着金融在地产发展中也扮演着比以往更重要的角色,从嘉宾阵容来看,金融资深人士占据半壁江山。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为理事博鳌沙龙致辞,现年75岁的他头发已花白,但依然中气十足,言辞有力,用一系列数据佐证了融资难、房企负债率上升等现象,并从多方面为房企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提出建议。

然而,目前的中国房地产行业还陷在规模追逐与觉醒的阵痛中,规模与融资很多时候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清华大学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中心副主任郭杰群在演讲中指出,当一个开发商追求小而精致、小而美时,周围的房地产开发商都在拼命追求规模、速度、高周转,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他有足够多的资金静下心来打造,否则没办法跟其他房地产开发商竞争。

“为什么房地产开发商强调要进入30强、20强,甚至进入10强?因为不做到这样的规模,银行可能不会给你贷款,所以你必须追求规模才能拿到资金,才能进一步发展。”

郭杰群还用自己“挤电梯”的经历打比方:“2014年回国前,我在美国工作生活了近20年,回国后到了上海,进电梯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永远上不了电梯,因为门一开,所有人都进去了,我就被挤到后面。”

他清楚地看到,目前国内现状是所有其它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的阶段,这个阶段最明显的特点,一是开发商主导,必须强调高周转;第二是必须强调间接融资,从银行以低成本融资的方式募集到钱。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速度放慢,就像我一样,永远进不了这个电梯。如果不能从银行贷到钱,你就会毁灭。”郭杰群道出了中国房企的痛处。

为此,在会上,多位金融财经界人士议及要不要“放水”,是“放水”还是“补水”的问题。

在8月3日经济学家早餐会上,大家对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现状有不少分歧,但也有论调一致之处,大家似乎都觉得,一盆“冷水”浇下来不一定全是坏事。

“贸易摩擦”与“创新”

除了房地产行业的春秋之外,经济学家和房企负责人关注的还有中美贸易摩擦和创新。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表示:“房地产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是不动产,没法出口运出去,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它受到的影响比较小”。

路劲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单伟豹认为,“消费要增长,房地产是不能下跌的,这是一个总的大趋势”。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则表示,贸易摩擦对房地产不会造成直接的影响,但是会造成预期的低靡,预期引导经济活动,可能带来经济滑坡。

2018博鳌房地产论坛主题中,“时间与未来”关注的是房地产行业的转型与创新,“产业与创新”“科技的智慧”等主题论坛则引导大家探索新的发展可能。

在8月3日的“博鳌大讲堂”环节,如今房地产行业炙手可热的长租公寓、共享办公和物业服务等创新业态成为“主角”,这些产业都是近两三年才站在“风口”上,但这并不妨碍它们的迅速发展。

世联地产首席技术官黎振伟对此总结道:“长租公寓、共享办公在三年前开始的时候还很小,但是今天我们大讲堂的嘉宾已经可以从模式、运营,从很多方面来总结了,真是厉害。”

这些,无疑都是“地产归途 时间与未来”想让大家看到的。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