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集聚产学研“创新体” 提升“产业强市”创新能级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陈希希 赵鼎)8月13日至14日,2018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无锡交流会在太湖之滨举行。中外院士、国内外高校院所、世界500强高管、本土企业家等600余名高层次人才参会,无锡引才聚智、高端创新成色再度刷新。

深化推进产学研合作是完善具有无锡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无锡市立足“产业强市”,积极对接高校院所,探索“一镇一院一产业”模式;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构建引才汇智绿色通道;共建“院士工作站”,以多维度、柔性化合作方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不断提升本地产业创新力。

在惠山经济开发区,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毗邻而居”,随时可以享受到研究院登门“量身定制”的科技人才服务。

华科大无锡研究院副院长李进仪说:“我们与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等,联合攻克‘复杂曲面两机叶片的关键共性技术’,助力企业研制出‘外涵道的大型风扇叶片’和‘导流叶片’两大航空发动机关键核心部件,帮助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据无锡透平副总工程师张家军介绍,目前,该公司已完成972套产品销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3419万元,跃升成为GE、罗罗等国外知名航空发动机企业的战略供应商,航空发动机大叶片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

把高校院所智力资源搬到“家门口”,让企业零距离、低成本对接到高端“创新体”,自2012年以来,惠山区围绕产业链补齐创新链,先后在7个镇引进了华科大无锡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8个产业研究院,基本形成“一镇一院一产业”产学研模式。

如今,一批高校院所高端“创新体”正加速在无锡落地生根,蓬勃发展。目前,无锡市共有产学研合作新型研发机构21家,其中,江阴市1家,宜兴市3家,锡山区2家,惠山区8家,滨湖区3家,新吴区4家。至2017年12月,共集聚各类从业人员1456名,其中院士6名;共建成各类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122个,累计申请专利4315件,累计向上争取省级以上项目220项,累计为1987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累计引进孵化企业328家,实现销售51亿元。

科技镇长团是推动江苏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无锡市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助力地方招才汇智,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来自江苏省农科院的徐为民,是江苏省第九批科技镇长团团长,挂职无锡市锡山区政府副区长。在挂职期间,徐为民依托高校院所,面向基层企业,助力当地对接引进大院大所,在他的推动下,无锡市政府与江苏省农科院达成合作意向,拟在锡山台创园共建江苏省农科院无锡农科所。同时,发挥后方专家团队优势,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支持下,无锡市大德生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灵芝栽培项目”成功报批省农科院所企合作重点支持项目。

为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近年来,无锡市主动“走出去”,通过企业组团、集中对接模式,搭建政策推介、招才引智、产学研合作平台。2017年,无锡市举办“百企千才高校行”上海、北京等5场推介会和专场招聘活动,推动校地、校企之间的专业技术、专业人才、专业成果供需对接。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实施“产业强市”必须依靠广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在宜兴市,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团队与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共建院士工作站。双方以项目载体合作方式,围绕柠檬酸高产菌种选育、原料液化组分精细化控制等进行联合技术攻关,极大提升了企业柠檬酸发酵工业水平,促进传统有机酸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和高附加值新产品的高效开发,也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2016年到2017年间,企业生产成本每吨下降300元,按照年产十八万吨产能算,相当于每年帮助企业节省近5500万元。

无锡市科技局罗锦屏处长说:“院士工作站的建立,实现了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将院士与企业、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依靠高端智力突破技术瓶颈,促进企业研发水平迅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据统计,近10年来,无锡市共建立院士工作站139家,其中省级院士工作站53家,柔性引进两院院士146人、院士团队及专家1672人,带动培养企业高端人才2168人。院士团队与企业联合攻关核心技术,取得多项重要成果,申请专利总数3127项,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省科技进步奖23项,有效提升了无锡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全市综合竞争力。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