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专家齐聚泉城共话新金融助力新动能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10月18日14:43分类:区域经济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余蕊、高少华)“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正在此间举行的2018中国(济南)产业金融国际论坛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齐聚泉城,共同探讨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

与会专家认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需增强金融效能、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用新金融引导、聚合新兴产业发展,并营造良好的条件环境。

增强金融效能 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多位专家表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领域,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任务。

尚福林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做主旨演讲。王吉如 摄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认为,传统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内涵。在改革实践上,要以环境红线圈定金融支持范围,把污染防治攻坚的硬性要求作为金融支持前提,试点推广重大环境风险“一票否决制”,丰富绿色金融业务产品,降低绿色金融服务成本。

产业金融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重要支持。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山东省加快提升济南、青岛、烟台核心地位,形成三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总体格局。

济南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先行区,把产业金融中心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目前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以上,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共计598家,上市公司3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58家,金融业增加值、税收、存贷款余额等主要金融指标在山东省处于领先水平。

周延礼-专题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做主旨演讲。王吉如 摄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我国产业金融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基于产业链产生的金融形态,充分体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属性。把产业金融中心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着重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金融,对提升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刘正荣致辞

新华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刘正荣致辞。王吉如 摄

新华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刘正荣表示,在开展经济信息服务方面,新华社具有丰富资源和独特优势。作为中国经济信息事业的开创者和领航者,新华社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覆盖各经济领域的信息采集、加工、分析、营销和服务体系,可发挥经济信息服务优势,助力济南产业金融中心建设。

用新金融引导、聚合新兴产业发展

新兴产业的规模发展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也是金融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发力点。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做主旨演讲。王吉如 摄

“新动能要靠高科技、新金融来提供支持。而新金融有三大特点,一是拥有市场化金融体系,具备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二是拥有高科技的金融体系,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推动金融服务模式的提升和改变;三是拥有开放的、国际化的金融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说。

尚福林建议,新金融可发展两种模式的产业链金融。一是发展围绕核心企业的产业链金融,健全完善订单、仓单、提单质押等金融服务,改进担保增信、合作增信、交易增信等商业信用增强机制;二是发展围绕核心技术的产业链金融,主要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依托技术专利流、物质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创新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形成组合金融服务。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营造良好的条件环境

金融资产属于流动性非常强的资产,金融行业属于环境高度敏感型行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需营造良好的条件环境。

与会专家表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方面,货币政策需重视中长期资金投放,加快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破除“金融脱实向虚”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应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着力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弱势地位。

尚福林认为,要坚决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合力整治金融乱象,重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非法集资行为,对违法违规经营者、扰乱金融市场秩序者严厉惩处。

苏树伟-专题

济南市委副书记苏树伟致辞。王吉如 摄

济南市委副书记苏树伟介绍,济南正加快推进国家级产业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产业金融中心。下阶段,济南将积极对接京津冀,主动服务雄安新区,打造央企和跨国公司在中国北方的总部基地,建设“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环渤海大湾区重要增长极。

正在此间举行的2018中国(济南)产业金融国际论坛由济南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金融办主办,主题为“新金融、新动能、新跨越”。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