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网掌门人谈40年巨变:曾经全国最缺电,如今外送第一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8年12月17日17:31分类:区域经济

40年前,四川是全国最缺电的省份,用电全靠外省“救济”。1978年,当年四川投产的装机容量仅为全国的1.43%,原供四川的甘肃碧口水电站不再主供四川,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缺电到什么程度呢?

1985年,全省全年人均电量只有228度,只有全国水平的一半。全省主电网强制拉闸限电线路两万余条次,比1975年到1984年10年间拉闸限电次数总和还多。

1987年12月,全省日缺电3100万度,缺额高达45%以上。

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电网网架建设也十分薄弱,整个四川省仅有220千伏变电站4座,配网线路1万多千米。

由于缺电严重,当时四川每年都会召开两次分电会。会议聚集各地市州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专员和各电业局局长一起讨论用电指标分配问题,既要分电力,又要分电量,每一项都会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电是勉强分到了,但是依旧不够用,各家为了多分一些电经常争得面红耳赤,分电会议免不了成为一场“吵架会”。

1

(新甘石电力联网线路)

如今,四川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年输送能力达3000万千瓦左右,跨省输送电力能力居全国首位。

从“严重缺电”到“外送第一”,改革开放40年四川电网的发展成就,可见一斑。

站在四川电网发展硕果累累的当下,如何看待过去40年取得的成就,未来还将从哪些方向着力?12月14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谭洪恩。

2

(国网四川电力员工在高原灯塔作业)

一内一外

加快电力改革步伐

记者: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四川电网走过的40年征程,您觉得是哪个词?为什么?

谭洪恩:卓越。40年来,四川电网实现一次又一次跨越,不断推动着四川电力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电压等级不断攀升,输送容量不断突破。我们的电力保障能力也是大大提升,比如最近的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和泸州叙永山体滑坡抢险,我们都第一时间派出队伍,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3

(行走在怒江天梯上的党员服务队)

记者:您认为改革开放对四川电网发展,有哪些深远的影响?

谭洪恩:经济要发展,电力须先行,电力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产业,电网是连接电厂与用户、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基础平台。40年来,国网四川电力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的坚强领导下,致力于为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更可靠的电力供应,有效支撑了社会经济发展,并在规模、能力、创新技术等方面不断创造新纪录。

而电力体制改革,本身就是改革的重头戏。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四川也在加快电力改革步伐,推深做实各项改革。我们将坚决贯彻中央电改9号文和省政府(2018)26号文,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积极促进外部改革,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清理规范转供电加价等方式降价降费,同时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积极推进综合能源服务、增量配电项目混合所有制改革,力争近期取得突破。

多措并举

打造坚强智慧普惠的电网

记者:展望未来,您认为四川电网还有哪些不足?

谭洪恩:四川电网连通华南、华北、华东、西北和西藏电网,已发展成为电压等级最多、交换功率最大、运行控制最复杂的省级枢纽电网,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超过9亿人的用电安全。但目前四川电网结构还不完善,水电弃水、强直弱交、电网“卡脖子”等问题较为突出,存在大面积停电的风险,安全运行面临极大挑战,“保安全、保供电”的责任极其重大。

4

(德阳供电公司农电员工对绵竹市棚花村返乡务工人员用电线路进行安全专项检查。周斌 摄)

记者:针对这些不足,四川电网将在哪些地方着力,以打造一张更加坚强、智慧、普惠的电网?

谭洪恩: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推动四川电网科学发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坚强的大电网更加有利于实现更大范围内电力资源的交换和优化配置,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同时优化发展输电网、侧重发展配电网,形成以特高压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二是全力解决弃水问题,对外加快外送、促进全国消纳,对内增供拓销、提升电力消费,包括积极配合加快弃水断面内绿色高载能产业园区建设等,力争用2至3年基本解决、3至5年全面解决弃水问题。三是实施“电化四川”行动,配合政府编制《加快推进电化四川工作方案》,推动“电化四川”上升为全省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居民生活等领域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力争“十三五”末电能在能源消费终端的占比由目前的33.16%提升至36%。此外,还将深化农网改造升级,实施电力助推脱贫攻坚,尽快补齐贫困地区供电基础设施短板,逐步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目标。(李欣忆)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