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稳中有升 亟需提升有效处置手段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1月17日20:12分类:产业经济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赵传奇)随着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各类金融机构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都将面临较大压力。在近日举行的2019中国特殊资产推介大会上,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特殊资产的体量及其特殊性,盘活与处置相对复杂,难度也随之加大,常规手段已很难批量去化。

特殊资产是指由于特殊原因而被持有或需处置变现的资产,根据其产生来源,被分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企业)不良资产、涉诉资产、企业改制或破产清算过程中的变现资产、商业抵款(以实物充抵账款)资产等。

其中,不良资产的出现和累积,不仅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上升,利润水平下降,而且影响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以及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随着银行信贷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不良资产的产生和存在是银行正常经营中难以回避的也是困扰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专注特殊资产交易服务的资芽网创始人张洛夫表示,资产处置的意义在于盘活,目的是纾困企业、解决问题,其核心是合理匹配,产生价值。从趋势来看,未来中国特殊资产市场这个逆周期属性的行业将迎来空前繁荣的高速发展窗口期。

根据银保监会近日披露的资产质量数据显示,2018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万亿元,不良率为1.89%,环比三季度末上升0.02个百分点;2018年下半年不良生成率约1.2%,相比上半年上升0.2个百分点。我国银行业不良率稳中有升,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需求日益旺盛。

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主要依靠银行内部单一部门进行清收处置,亟需提升不良资产经营的理念。此外,在处置手段上,市场化手段运用得比较少,即使进行公开拍卖,也存在不良资产推介、信息发布、广告宣传等渠道狭窄现象,导致竞买人少,流拍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还是靠银行传统的现金清收、以资抵债、呆账核销等。历年来直接现金清收对存量不良资产风险化解的平均贡献率达8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银行业对不良资产处置手段比较单一。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背景、银行经营环境以及政府债务负担发生了巨大变化,不良资产处置难以重复历史老路,而如何有效处置不良资产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平安银行特殊资产管理事业部资产经营部总经理张艳如表示,经济增速的放缓和市场资金的紧张,都给不良资产处置带来不小的挑战。但不良资产市场也正发生着变革,市场的容量在扩大,参与方也更加多元,金融科技给不良资产市场带来了很大便利。

宏观经济形势对不良资产的经营处置提出更高要求。必须通过系统性创新型的经营模式,形成以风险客户为中心的多种救助形式,才能在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社会环境稳定的同时保障银行权益。有效处置不良资产问题,无论是对中国金融业的稳定,还是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张洛夫认为,必须要组织更加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开放传统资源,引入新的资源,整合各类资源,汇集各类专业,并且要采取更加多样化手段,以期实现阶段性处置和终极处置。

此外,综合使用资产推介、资产置换、转让出售、资产证券化、第三方风险代理、债转股、结构化交易等不良资产处置方法与途径,使银行资产得以保值增值,仍需我国金融行业积极探索。

2019中国特殊资产推介大会由资芽网主办,安徽国厚资产和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协办。信达资产、东方资产、长城资产、交通银行、平安银行、东方证券、中信证券、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辽宁农村信用社以及部分地区AMC机构等携千亿左右资产到现场进行推荐。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邹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