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血式”到“造血式” 北京力推消费扶贫建设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3月04日11:28分类:区域经济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李犇)2018年北京市积极推进消费扶贫建设,从以往的特色农产品展销会逐渐发展为常驻的双创扶贫中心,更好地助力消费扶贫。

--北京市积极推动扶贫工作

2018年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多次重要会议推动落实扶贫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北京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办公室(简称“北京市扶贫支援办”)制定了多项规范性的制度和政策,推动扶贫协作工作健康、有序、有效展开。

同时,“万企帮万村”动员企业与深度贫困村建立起了结对帮扶的关系,区县、乡镇、街道之间都建立了全面的结对关系,学校、医院之间也是如此,此外还有逾万家社会组织参与进来,北京市已形成“大扶贫”的格局。

北京市各区同样在积极开展扶贫工作。2019年海淀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加强与河北赤城等6个地区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助力河北易县脱贫“摘帽”。2019年西城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支持河北张北县、阜平县,内蒙古喀喇沁旗、鄂伦春旗和青海囊谦县脱贫攻坚,围绕教育、医疗、产业和基础设施等7个重点领域,实施52个帮扶项目;15个街道、10家区属国企、29家非公企业与136个贫困村(镇)建立帮扶关系,实现对贫困乡(镇)、深度贫困村帮扶全覆盖;“京侨帮扶·双百行动”三年计划落户河北阜平;实现2.6万户、5.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助力喀喇沁旗实现提前退出贫困县行列。

--消费扶贫:力促从“输血式”到“造血式”

2018年8月,北京市扶贫支援办与北京市商务委联合召开了北京市扶贫协作地区特色产品进京销售工作推进会。会上发布了《北京市关于推进扶贫协作地区特色产品进京销售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实施扶贫优先,全面推动消费扶贫,支持北京扶贫协作地区特色产品长期、稳定、常态化进入北京市场。

据悉,北京市当前开设扶贫产品销售网点超过800个,有效带动了受援地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同时,与京东等电商签订帮扶协议,实施“互联网+精准扶贫”,为结对帮扶县建立特色农副产品扶贫馆。2019年,在增加销售网点覆盖面的前提下,北京市还将推动扶贫产品的政府采购,让这些优质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

北京市扶贫支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以长期扶贫经验来看,“输血式”扶贫难以调动贫困地区的积极性,近年来北京市一直致力于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坚持多年的“北京市对口支援合作地区特色产品展销会”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展销会模式无法保证稳定的销售渠道,很多贫困地区企业的农产品体量小,靠单打独斗没有实力进京。

2019年1月22日,北京消费扶贫特色产业双创中心(以下简称“双创中心”)项目启动,形成“1+3+N”模式,即搭建展示展销体验推介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大宗营销主题模式,引入双创资源要素品牌对接,促进受援地区特色扶贫产业发展。

--“双创中心”持续推进扶贫工作

记者实地探访双创中心了解到,这里汇聚了颇具地域特色的西藏、新疆、青海、湖北、河南等多个展馆。所有产品都是受援地区直供,产品质量也经过相关部门严格把控,符合进京销售标准,商品包括新疆和田的大枣、西藏的青稞小吃、青海玉树的牦牛肉、内蒙古的牛羊肉、湖北的水产等。由于产品新鲜,引来大量市民购买。早上双创中心开门前,就已有大量市民在门口排起长队等待购买。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绿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庆江介绍说:“我们的牛羊肉都是十分新鲜的,但是如何供应给北京的消费者一直是大问题。双创中心给我们提供了场地,而且场地费用有很大的优惠。未来我们还会在这里一直经营。”

“我们之前经常去一些展会购买外地的绿色食品,但这些展会往往是临时性的,过几天来就买不到了。”北京市民刘女士向记者表示,“但是这个双创中心是长期的,而且产品遍布好几个省份,我打算介绍亲戚朋友再来购买。”

此前,北京市每年都举办临时的扶贫地区特色产品展销,受援地产品找到销路,市民也能买到好产品,一举两得。如今双创中心启用,意味着扶贫地区产品展销将由“临时会”转为长期的“正式会”。

据了解,双创中心未来将持续助力受援地区消费扶贫产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脱贫增收致富,助“输血”为“造血”,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丰富首都市民生活消费需求,实现北京与各地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