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源代表:我国应加快推进湿地生态“申遗”零的突破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3月09日18:06分类:产业经济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邹晨洁)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委书记戴源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湿地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地球之肾”。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处湿地类自然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我国应加快推进湿地生态“申遗”零的突破。

世界遗产是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文化景观遗产四类。目前,我国已有53处世界遗产,其中13处为世界自然遗产,但还没有一处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滨海湿地自然遗产在全球也属于稀缺的自然资源,目前仅有西欧瓦登海滨海湿地一处。

戴源说,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国计民生,湿地生态“申遗”,对我国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探索绿色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大示范意义。推动黄海湿地申遗工作,是我们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肩负国家荣誉的一件大事。

位于黄海之畔的江苏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湿地面积达77万公顷,是珍稀鸟类迁徙、繁衍必经之地。每到秋天,条子泥、高泥、东沙等盐城沿海滩涂成为“鸟的天堂”,数以百万计大规模迁徙的候鸟在这里栖息、停留,其中包括勺嘴鹬、黑脸琵鹭、卷羽鹈鹕等40多种珍稀鸟类。

2016年12月,盐城正式启动黄海湿地世界遗产申报工作。2018年10月,项目通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实地考察。2018年11月,盐城将条子泥、高泥、东沙区域纳入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范围,并决定在条子泥建立市级湿地公园。

启动申遗以来,盐城以实际行动落实申遗的各项承诺和世界湿地公约的保护要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珍稀物种数量也不断提升。在这里,发现“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近千只;世界濒危鸟类东方白鹳和黑嘴鸥分别增至150只和3000只左右;正常年份来盐城越冬的丹顶鹤超过600只,占世界迁移种群30%以上;麋鹿种群超过4200头,占全球一半以上。目前,盐城湿地上生活着2000多种动物,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41种,鸟类已由1983年的265种增至405种。

今年6月,黄海湿地申遗项目将在阿塞拜疆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进行表决,一旦通过,将成为中国第一个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

戴源说,湿地生态“申遗”是我国湿地生态建设的重要课题。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对湿地生态“申遗”的重视程度,加大对黄海湿地申遗项目的支持力度,尽快实现“零”的突破。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