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个关键词看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3月15日12:17分类:产业经济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邹晨洁 蒋春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记者梳理发现,“智能+”、人工智能立法、人工智能伦理、战略落地等成为代表委员相关建议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透露着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

“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加强“智能+时代”质量提升,加快建设质量强国。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将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议大力发展智能物联网,用“智能+”赋能中国制造。

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也表示,没有制造业的崛起,就不会有真正的大国崛起。而人工智能对高端制造业赋能效果显著,是目前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我国拟立法规范人工智能发展

新一代人工智能恰如一柄双刃剑,在释放巨大红利的同时,也藏有诸多潜在风险。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人工智能技术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新挑战,我国拟立法规范人工智能发展。

对于立法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受访者有不同的认知。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建议,优先对自动驾驶、图像识别等相对成熟的技术应用行为制定专门法规或规章,以刚性的法规条款来引导、规范管理秩序。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则指出,算法、算料(数据)、算力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支点,需要有针对性地予以立法规制。

技术发展不可逾越伦理红线

加强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正确处理好机器与人的关系十分必要,技术的发展不可逾越规则“红线”。

当前,我国有关人工智能伦理的探讨刚刚起步。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认为,应明确禁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违反人类伦理道德的行为,特别是在基因工程、生命科学、情感意识等方面用法律为智能社会划出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造福而不是困扰危害人类社会。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建议,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跨学科领域的行业专家、人工智能企业代表、行业用户和公众等相关方,开展人工智能伦理的研究和顶层设计,促进民生福祉改善,推进行业健康发展,掌握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动权。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也认为,任何技术都是双刃剑,人工智能也不例外。“但我们在享受最新技术带来的便利时,也不能忽视与之相关的安全问题。”

推动战略落地把握未来机遇

据报道,截至2018年底,超过20省份发布了30余个人工智能专项扶持政策,目前全国已形成头部区域牵引、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据统计,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686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王秦认为,人工智能是大家都看好的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新技术。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有了技术上的突破以后,大家对其寄予厚望,但作为一项新技术,它发展成熟仍然需要一段时间,“人工智能不是灵丹妙药”。

刘庆峰坦言,现在人工智能的算法有很多局限性,万物互联时代人机交互标准的几个核心问题待解,如远距离、全双工、上下文语义相关、噪音和口音等。刘庆峰提出,推动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落地关键是采取三大举措,即加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加大源头技术创新,推动数学基础原理、脑科学基础研究以及人机耦合协作模式的应用反哺;加强人工智能人才体系培养,推动五级“人才矩阵”。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曹梓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