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垃圾分类这件事儿 看上海如何解决“混装混运”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4月19日21:48分类:区域经济

新华财经上海4月19日电  生活垃圾分类,“混装混运”一直是市民比较担心的问题。“前端一个桶投放,中间一部车运输、末端一个坑填埋”的情况能不能变?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做客“2019上海民生访谈”,介绍了上海的相关举措。

城市垃圾处置,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市民源头投放,短驳或直接到垃圾厢房,通过市容绿化系统的车辆运输,到达中转站,经历压缩后送到末端处置。为了杜绝混装混运,上海在“投放、驳运、收集、运输、处理这5个环节之间建立了双向监督系统。”邓建平说。

物业对居民垃圾分类有监督指导责任;物业短驳中混装混运,老百姓也可以进行监督;假如小区垃圾分类没有分好,环卫车司机可以督促物业整改,乃至“不分类不收运”; 进行末端处置的焚烧厂、湿垃圾处理厂,则对环卫车运过来的垃圾质量检查。

据介绍,为了方便居民监督,干垃圾、湿垃圾运输车辆上都有标志标涂,目前上海有湿垃圾运输车700多辆,干垃圾运输车数3055辆。其实四分类的运输车辆,外观都不一样。“市民发现‘混装混运’‘混合处置’可以直接拨打‘12345’市民热线。”邓建平说。

技术手段上,上海正在开发信息化监控平台,目前中转站、末端处置设施的垃圾状况都可视。“接下来,监控设施会衍生到小区的垃圾箱房,通过视频进行监控。”邓建平介绍。

另外,上海2019年1月31日通过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提到了“不分类不收运”制度。这一制度的落实在业内人士看来是个难点。“如何才能既让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感受到压力,又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邓建平对此进行了解释:“居民小区情况特殊,1000户里只有100户没有分类,垃圾质量就会很差。所以针对小区‘不分类’的情况,我们并不是简单粗暴‘直接拒收’,而是先指导教育,屡教不改才实施‘不收运’。确实情况严重的,我们把问题提交到街道办事处跟镇政府。”

据悉,上海还将从市级和区级两个层面招募垃圾分类“社会监督员”,让市民像城市啄木鸟一样,挑出垃圾分类建设过程的问题。“‘社会监督员’公开选聘,两年一届。”邓建平说。

11

“2019上海民生访谈”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阿基米德FM主办。17个上海市委办局主要领导将走进直播室,直面听众,关注民生,聚焦责任。(王文洁、洪逸飞)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