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创新产业暖风频吹

经济参考报2019年05月24日09:35分类:区域经济

一向为人诟病的香港创新产业终于见到了新气象。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提供的最新数据,香港创新企业已从2014年的1065家发展到2018年的2625家。独角兽企业从无到有,目前已有8家。创科融资升幅惊人,风险投资已从2014年的接近13亿港元发展到2018年的接近180亿港元。

同一河之隔的深圳相比,香港创新产业差距仍然明显。不过,香港有鲜明的国际化优势。香港的医疗科技和人工智能平台面向国际吸引合作项目,目前的47份申请来自11个不同的经济体,包括美国、英国等。很多合作者都是一流的学府、一流的科研机构。香港金融业发达,金融科技近年来发展迅速。香港数码港汇聚了350家金融科技企业,其中1/4来自香港以外的地区。杨伟雄对此颇感自豪:这个比例仅次于美国的硅谷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

在发展创新科技产业方面,香港优势和劣势都较为突出。优势方面:国际金融中心带来的资金成本优势,开放度高带来的国际化优势以及高质量大学带来的人才优势。劣势方面:市场狭小,发展空间有限,同时高地价、产业空心化使得发展创新产业缺乏支撑。

这一切,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落地以后,发生了重要变化。

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的高端制造业烘托,有规划中粤港深度融合的加持,香港的优势被放大,劣势被弥补,香港有望成为发展创新产业的窗口和龙头。有国外机构就明确表示,到香港设立研发实验室,考虑因素之一就是香港紧靠深圳,所有的设想都能够从图纸变为产品。

大湾区规划带来的一个新变化是内地科研资金可以跨过深圳河进入香港。在国家层面,科技部已经先后开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下的九个重点专项给香港的十所大学。地方层面,广东省财政的科技资金可以在香港使用,深圳市也宣布财政资金可以直接拨付到香港。这些资金对香港高校意义重大,可以说大大提高了香港高校的研发能力。

香港高校与内地合作一直极为积极。像香港科技大学,早于2007年在广州南沙成立霍英东研究院,管理位于广州、深圳及佛山等地的学校科研平台。

在应用科研方面实力突出的香港理工大学与内地交流频繁,在轨道交通、航天工程、大型基建设计等多个范畴均有合作,包括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合作研究智慧铁路系统,以及参与国家探月工程任务。最近他们也正考虑在大湾区内地设立分校。

在看到香港创新产业暖风频吹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香港创新产业发展与其经济体量和经济地位相比,差距明显。据仲量联行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香港在科研、科技发展的投资欠佳,在国际科技专利申请的表现也较逊色,未能跻身全球20大最佳创科城市。

发展创新产业,香港任重道远。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香港在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这就是全力推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平台,联手内地,通过多种方式,培育新兴产业,推动香港“再工业化”。

香港发展创新产业的一大期望是发展河套地区。目前河套地区批地工作已经展开,这块沉睡20年的土地将由香港、深圳合作建成创新科技园,努力发展成为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龙头平台。(王旭)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