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金融创新论坛热议如何改善金融供给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5月29日16:41分类:产业经济

新华财经北京5月29日电  由《银行家》杂志社携手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于2019年5月28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以“改善金融供给,服务实体经济”为主题,围绕金融创新建言献策,助力中国金融机构扬帆远行。

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锷生表示,“金融回归本原到底是什么标准?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量的问题,而是一个满意度的问题。” 他认为,发挥金融的作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首先应注意金融投入的不平衡问题。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思考实体经济的需求与金融的供给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看金融对国企或民企的服务投入多少,而是要使金融服务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生产形式转变的大势。同时,利用金融科技进行金融创新,最关键的是结合现实问题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此外,在防控金融风险,对政策松紧的判断方面,应该使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更为顺畅。

中信集团原监事长朱小黄围绕经济结构调整的风险承担、科技创新与金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三方面进行阐述。第一,关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风险,在朱小黄看来,当新经济结构产生的新经济动力的收益能够覆盖旧结构调整所产生的风险成本时,结构调整就成功了。具体来说,就是要稳定经济增长。第二,关于科技创新与金融,“随着开放银行的兴起,监管清晰度的提高,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的成熟,2019年应该是科技金融的‘大年’。”他认为,金融科技的本质是科技运用,这意味着金融的科技运用需要回归常识。金融创新不是科技创新,而是运用、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而且金融科技创新应有节制,他据此提出五个“并存”现象:智能化和柜台服务长期并存,现金和支付工具长期并存,数字货币和主权货币长期并存,先进的后台数据和市场交易层面的人性化、个性化的处理长期并存,物理网点和网络交易长期并存。第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发展步伐协调,避免流动性过多滞留在虚拟经济领域,要精准、高效地将资金引导至实体经济领域。”

为此,他建议,一是提高金融机构设置和资本市场的准入门槛,规范金融市场的发展秩序,在成品设计、风险控制、资本约束、从业经验和技术应用等方面提高准入标准,二要深刻认识金融创新的实质,要以是否能够提升实体经济效力,降低实体经济金融风险,提高金融创新的品质要求,提高服务能力为导向,强调创新与服务。三是对银行业风险管理规范的机构,要从业务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强调资本约束,在资本约束下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提高资产配比,推动银行机构向低资本消耗的领域转型,使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中航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江涛认为,信托业要回归本源,深化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紧密围绕信托的两大核心功能,即金融功能与财富管理功能。这两大核心功能分别对应着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更到位地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两个功能需要协同并进,共同发展,这样才能促进信托行业有机融入我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具体来看,信托的金融功能,是通过发挥跨行业的专业投资优势,精准支持实体经济。信托的财富管理功能是信托制度的本源功能,主要通过家庭信托及家族信托等服务信托形式,专注财富规划、分配和传承,以本土化管理为主要场景,为国民财富管理保驾护航。

江西银行行长罗焱指出,我国的商业银行转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重视数据分析。二是需要更大的投入。商业银行需要每年在金融上有巨大的投入才能带来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但是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代表的地区性商业银行在资源投入方面存在短板。三是管理模式。目前,我国银行的管理模式权力集中、决策链条过长,这种模式与迅速反映、迅速决策的市场要求不相适应。他强调,商业银行未来如何架构其风险控制模型是一个技术上的挑战,但更为重要的是,应当从国家层面出发来思考如何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我国需要一个更有活力、更加开放的市场。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蒋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