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创新职称评价体系聚集专业人才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6月19日16:00分类:区域经济

新华财经天津6月19日电(记者王宁)5月在津召开的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天津在全国率先发布在工程技术职称系列中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并陆续推出一系列职称评价创新举措。记者采访了解到,天津的政策引才效应正在显现,有助于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聚集。下一步,天津将继续加强职称评价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用人、留人竞争力。

——政策赋能让产业更具竞争力

产业发展需要人才支撑,人才集聚才能产业兴旺。人工智能产业也不例外,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天津市连续三年举办世界智能大会,吸引了大量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和人才到天津发展。

去年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天津出台“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一年来共引进各类人才15.6万人,其中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进占到18%。今年,天津又继续加大人才政策供给,推出人才公寓、“海河工匠”建设、增设人工智能专业职称、支持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等多项措施,营造了人工智能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的良好氛围。

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天津在全国率先发布在工程技术职称系列中增设人工智能专业。按规定,此次增设的人工智能专业职称级别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并将初级职称评定下放到用人单位。

5月24日,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员工刘婉琪获得人工智能助理工程师的证书。刘婉琪参加工作近两年,在公司主要负责人脸识别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政策发布后她第一时间向公司递交了材料。“人工智能是一个新兴领域,未来很有发展潜力。”她说。

天津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田海嵩表示,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评定标准经过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京津地区高校的人工智能专家,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等领军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参加了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评价专家论证会。

清华大学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天津高端研究院机器人所负责人宋立滨表示,这套职称评定标准更科学、更灵活,既兼顾了研究方面,也兼顾了应用方面,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聚集。这项举措的实施在全国将起到示范作用。

据了解,在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天津市人社局邀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的50名人工智能人才,经洽谈,达成合作意向13项,预期来津工作21人。已签约落地的加拿大人工智能项目团队负责人Alex Liao表示,天津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发展潜力、充满创新激情的城市,天津优厚的人才政策令人印象深刻,自己对在天津创业充满信心。

——放权松绑让企业更增原动力

天津近日发布的《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通知》将于2019年7月1日起施行。该通知打破了过去“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体现能力水平和业绩成果导向,将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为人才真正松绑,让企业更具创新活力。

一是鼓励企业开展职称自主聘任和自主评审。在全面开展初级职称自主聘任的基础上,对博士、博士后或取得助理级职称2年以上的硕士,企业可自主聘任中级职称;鼓励企业按照《天津市专业技术职称自主评审工作办法(试行)》申请开展自主评审。

二是打破企业人才职称评审的级别限制。对天津市各类企业引进和培养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优秀青年人才,不论是否取得过职称,企业可根据其业绩水平直接申报相应级别职称。其中,与企业签订工作协议1年以上且每年累计在津工作时间不少于2个月的柔性引进人才,可按规定在津申报职称。

三是打破企业人才职称评审的论文限制。对企业已聘的应用型人才,申报职称时可凭企业自主认定的专利、项目、案例、研究报告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对经天津市人才办认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中的核心人才,可由企业董事长签署《业绩证明函》,用于替代论文。

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靳龙雪介绍说,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领军企业,天地伟业有一支80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政策出台后,我们可以直接推荐副高级、正高级职称,'用贡献和业绩代替论文’这一创新给了企业很大自主权,令我们全体员工看到了希望。”

此外,田海嵩介绍,天津已将人工智能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必修课程,并在6月中旬成立人工智能职称专业评审委员会,6月下旬启动人工智能专业职称评审申报,今年还将举办10期左右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一系列人才政策的供给,有望加快形成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聚集效应,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赋能。

——问计企业让服务更有向心力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天津大力推进职称领域体制机制改革,颇具成效。2018年,《天津市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提出在现有职称系列范围内,围绕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适时增设职称评审专业。同时,天津出台了《非公经济组织人员和自由职业者职称申报评审实施办法》,实现了非公经济组织和自由职业者职称申报全覆盖。

据介绍,一年来,已有812名非公经济组织人员和自由职业者通过专办窗口申报成功,取得高、中级职称,得到非公企业的广泛好评。但有些企业提出了跨级别申报职称难、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职称申报条件高、政策信息获取不畅等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

如何回答好企业的“时代问卷”,让政策更接“地气”?田海嵩称,今年以来,天津市人社局把问题作为创新的起点,专门成立调研组,采取问卷和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两个月时间深入63家科技型企业了解职称评价难题,并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本次职称评价新政中,企业所关心的放宽职称申报条件、扩大企业用人自主权等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

为加强企业职称评价政策宣传,天津市人社局在官网和手机App的“政策一点通”栏目中,及时发布职称评价最新政策、各职称评审机构和服务机构的联系方式,方便企业和人才查询。各职称专业主管部门在各自网站,及时公布本专业最新评审标准和评审安排。同时,通过进企业、进园区、进服务大厅,主动对接企业需求。

此外,天津正在加紧完善“天津市职称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全市各专业、各级别职称评审的信息化办理全覆盖,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反馈、网上查询”,做到“信息多跑路”“人才少跑腿”。

田海嵩表示,下一步,天津将秉持“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进一步创新企业职称评价方式,破除企业跨级别申报职称的限制,将原来非公企业独享的优惠政策逐步扩大到全市各类企业,并加大企业对高层次人才职称评价的自主权,增强企业吸引人才的竞争力,让各类人才在津感受到更强的归属感、获得感。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