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西秀区:调优产业结构促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7月22日15:44分类:区域经济

新华财经贵阳7月22日电(记者汪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脱贫攻坚乃至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受制于传统耕种习惯的影响,过去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农村农业结构以玉米、高粱、土豆等低效传统农产品为主,温饱问题解决了,但腰包却始终鼓不起来。

为此,安顺市西秀区着力实施农业“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生态化”战略,打造“高山品牌、绿色生态、西秀特色”的重要生态屏障和优质高效农副产品供应地。2018年,西秀区全年蔬菜产业面积达到35万亩、食用菌7200万棒、茶叶面积19万亩、精果22万亩、中药材产业13.6万亩。2019年6月,西秀区获批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

--以单定产,农户增收有了稳定“活路”

“以单定产,让农产品更加适销对路,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农产品的价值;同时,风险前移,可将其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西秀区高效蔬菜示范园区负责人汪红说,西秀区高效蔬菜产业并不盲目生产,而是紧紧立足于生产端和销售端,从本地、外地和线上市场三个层面进行深入调研,找准了市场,再安排生产。同时,依托“菜单式”精准扶贫,做大做强蔬菜种植全产业链项目。

“我家里的6亩土地流转给了示范基地,自己长期在这边做工,每个月收入2200元左右,还能照看老人、小孩,已经很满足了。”西秀区安庄村村民吕红艳说。

“相比于把土地直接流转出去,更愿意自己下地干点活。”家住小寨村的聂中祥如今已是65岁,与老伴一起打理着家里的4亩辣椒、茄子、山药地,示范基地提供技术和品种指导,并签订保底收购订单,去年,老伴俩种菜收益有2万多元。

“以前只知道种玉米、高粱,播种、收获农时不误,一天天的就这么过,没想到要种蔬菜什么的,村里一些有想法的,也不敢去做。现在我们老两口,管着自家的菜地,不愁卖,轻松又自在,还挣钱。”聂中祥说。

“开始大家是观望,但看到种菜赚钱了,不用动员说服,村民自己就主动找上门来了。”谈及西秀区大溪桥镇是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低效的玉米、高粱等作物转变为种植高效蔬菜,高山大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肖猛说,现如今,以自己的500亩示范基地为核心,带动了周边1.1万亩的蔬菜种植,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经销渠道,且市场还没出现饱和,远期预估应在3万亩左右。

--多样布局,农业结构调整与脱贫攻坚双驱并进

据了解,西秀区依据区域内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将全区14个乡镇和2个城郊办事处进行分类和产业定位。

西秀区农业局果蔬站工作人员伊小丹介绍,西秀区按照“因地制宜、宜果则果、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坚持低产种植改造与丰产基地建设并举、新建与管护并重等有效措施,以贵安大道、安双线、安紫线及新场乡等为主扩大果树种植面积,积极推广标准化基地、科学化管理及精深加工技术,并积极开发精品水果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此外,根据环境、土壤、气候条件的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现已建成食用菌大棚2100个,面积8800亩,食用菌产业主要品种为红托竹荪、姬松茸、金针菇、鸡腿菇等。

茶产业的发展对西秀区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带动贫困户增收也起到很大的帮扶作用。2017年成立的西秀茶业投资公司,拥有茶园面积16.8万亩,茶叶年产量7500吨以上,茶园的管护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3万人以上,每年临时采茶工200多万人次,其中75%以上来自周边村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员。

西秀区农业局茶办工作人员杨建珍表示,西秀区以规模化、标准化为重点,大力发展茶产业,由区农水投公司为实施主体、乡镇配合完成、区农业局技术指导。各乡镇负责土地流转、组织人员施工;区农水投公司负责资金、薄膜、肥料等物质统筹安排;区农业局负责技术指导、茶苗调运和验收、督导等工作。从选地、整地、示范指导、督促等环节,高标准、严要求,有效保障了茶叶种植的顺利进行。

--调减优化,持续发力不断巩固

未来,西秀区将持续把非耕地、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高速公路等重点区域的玉米调下来,退耕还林、还草、还茶、还果,进一步恢复生态,美化环境。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农牧业发展实际,改种经济效益好的水果、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和优质食用大豆、薯类、杂粮杂豆等特色优势粮食以及苗圃、花卉、优质饲草等,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制定调减方略。按照“一退一补一休一融合”的方法开展工作。“一退”:即把非耕地、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重要旅游景点、生态环境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及高速公路、旅游公路沿线等区域玉米退下来,修复生态环境。“一补”:即待玉米退下来后,把蔬菜、食用菌、精品水果等主导产业补上去。“一休”:即耕地休耕,把耕地休耕制度试点任务布局好、实施好,并做好休耕后绿肥种植、翻耕除草等后续工作。“一融合”:即种养融合,因地制宜,在种植业基地周边布局养殖场,重点发展生态家禽产业。在养殖基地周边发展以青贮玉米、果蔬等为重点的生态产业,达到种养平衡,“产消”互补,最大限度地提高耕地产出率、饲料转化率和资源利用率。

二是强化利益联结。退出玉米种植的土地,用于发展主导产业,重点用于茶叶、中药材、精果、花卉等产业,由乡镇政府会同农业部门布局产业、统一采购苗圃和指导生产、加工、销售,确保农户调减玉米面积后收益有所增加。同时,引导农户把调减玉米后的土地流转到企业或者合作社,以每年每亩不低于400元的流转费打入农户账户,并优先安排流转土地的农户到企业及合作社务工增收。

三是助推脱贫攻坚。将调减下来的土地用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扩大“生产就业脱贫一批”,以发展脱贫产业为有力抓手,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和政策。2018年实施产业扶贫基金项目4个,资金达到6亿元,新增脱贫产业15万亩。

四是促进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指导,依托“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贵州省一二三产融合试点县”工作,以回归自然、体验农味、休闲观光和健康养生为特色,构建以生态观光、农耕体验、运动养生、避暑度假互动发展的农旅融合体系,着力打造万亩花海、万亩金刺梨、万亩猕猴桃、万亩白茶、万亩中药材、万亩食用菌等示范点,不断推动农业与旅游业、工贸业融合发展。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