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综合性改革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7月31日20:28分类:快讯

新华财经北京7月31日电(记者陈奥) 记者31日从国企改革“双百行动”进展情况媒体通气会上获悉,一年来,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简称“润滑油公司”)立足存量,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率先在“三能”机制建设上取得成效,自下而上,带动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持续完善。

强化市场化选人用人 实现职位“能上能下”

针对国内润滑油行业充分竞争的现状,润滑油公司构建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一是推进领导干部选拔公开化,先后在全公司范围内公开选拔4名省级销售负责人,推行竞争上岗。二是按照领导干部先到位、行政级别根据业绩确定的原则,探索领导人员岗位、职级、机构级别动态化管理。三是坚持市场化选拔职业经理人,以外部公开招聘和内部身份转化两种方式,选聘了2名省级销售单位负责人,形成业绩契约化的干事创业氛围。四是全面推进领导干部的契约化管理,对于年度量效综合完成率低于90%的领导干部及时调整,退出领导职位,对于连续三年业绩排名在平均线以上的领导干部进行级别晋升,或转向更大的业务平台。

据介绍,明确业绩晋升退出条件,细化“下”的标准,坚定考核结果应用,已有3名业绩突出的直属单位领导人员交流到海外及其他重要岗位任职,业绩欠佳的4名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职务进行了调整,做到“上的来、下的去”,引导干部队伍聚焦经营和提升业绩。

推进以联量联效计酬为核心的机制改革做实收入“能高能低”

针对内部专业分工明确、产销研用一体化的经营管理现状,润滑油公司按照“一类一策”原则,构建“实体、干部、员工”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营造了“前有金山、后有老虎”的考核分配氛围。

一是转变单位实体薪酬总额决定方式,将业绩考核的决定比例由25%提升至100%,打破吃大锅饭的念想。

二是将所有经营单位领导干部的收入与单位经营业绩的决定关系以契约形式固化下来,明确“完成目标任务80%以下的,按基准薪酬60%兑现;完成目标任务90%以下的,按基准薪酬80%兑现;完成目标任务100%的,按基准薪酬兑现;超目标任务完成的,按超额比例量化薪酬激励,上不封顶。

三是根据“产销研用”各板块特点,在销售、科研、生产操作等岗位探索100%契约到人,实施联量联效计酬,多劳多得。

2018年绩效最优单位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5.8%,绩效最差单位下降13.8%,人均兑现差由2017年的0.63万元提升至2018年的2.9万元;领导干部绩效完成最好的单位负责人收入较基准值增长61.4%,完成最差的单位负责人按考核下限(基准值60%)兑现;员工个人方面,严格按个人业绩量计酬,如一线销售人员月收入高则2万元以上,低至2000元左右,只能领取当地最低保障性收入。

全面推进用工优化实现员工“能进能出”

润滑油公司持续优化劳动用工。一是进一步实施机构扁平化,优化二级机关职责,将部分管理职能下放到基层车间,根据业务规模将二级机关部门压减为2到4个,将销售公司销售管理部、运营部纳入中心经营部管理,减少二级管理部门10个,减少二级专业管理岗位66个。

二是对标先进企业,优化岗位配置,如对产量低于10万吨的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不超过15个,产量高于10万吨的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不超过17个。

三是根据二级单位人均劳效水平,差异化定档各单位完成年度目标时的标准薪酬增幅,探索“减员少减薪、甚至不减薪”,鼓励“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钱”,使“减员提效、减员增薪”成为基层单位的行动自觉,成为基层一线的自我要求。到2018年末,已显化下岗和待岗在职人员37人,不适应岗位劳务派遣及外包人员39名;实现全口径用工总量大幅下降,其中在岗员工减少172人,总用工减员798人,总减幅达到11%。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表示,对企业发展而言,员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只有员工有积极性、有活力、愿意干事创业,企业才有可能获得发展。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应达成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即在多劳多得的基础上,让员工合理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表示,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以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率先在“三能”机制建设上取得成效,自下而上,带动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持续完善。

编辑:董婷婷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