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南以生态文明小康村构建新时代农牧村建设治理体系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8月21日20:55分类:区域经济

新华财经兰州8月21日电  近年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围绕生态建设和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以群众普遍关心的生活环境为切入点,在全州开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已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1003个,实现了4.5万平方公里全域无垃圾。在此过程中,始终把群众作为第一主体,发动群众全面参与,形成了一套以“共谋、共建、共管、共享”为核心的农牧村建设治理新体系。

坚持问题导向,实行决策“共谋”

针对深度贫困和民族地区双重因素制约下的农牧村“等靠要”思想严重、“造血”能力不足、公共保障服务落后等现实问题,州、县、乡三级党委、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工作,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旅游发展、维护稳定、实现小康的“五大平台”和统筹农牧村工作的总抓手,全面发动群众参与家园建设。

让项目覆盖区群众全面参与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决策过程,在项目规划、施工、设施完善上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让群众充分参与规划编制、方案制定、建设选点等事项,把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融入项目规划,在规划中体现群众意愿。

同时,以群众首创精神和生活经验弥补政策、规划等方面的设计漏洞,唤醒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让项目覆盖区群众既当决策者,又当建设者和监督者,使群众成为农牧村建设与治理的决策主体,形成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顶层设计”的农牧村工作理念创新,有效激发了农牧民群众参与农牧村事务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创新工作方式,推进项目“共建”

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政府精准投入、企业规范建设、群众全力参与”的原则,统筹整合农业农村、水务、电力、能源、环保、住房、卫生和医疗等渠道资金,打包实施项目,一揽子解决了农牧村基础设施条件差等突出问题,有效改善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

在项目建设中设计留出群众可负担的资金缺口和一定的工程量,督促群众自筹或以投工投劳方式予以弥补,让群众最大程度地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群众投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州群众自筹比例达到项目投资额度的30%以上,全面杜绝了“政府干、群众看”的不良风气和倾向。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和技术要求,吸收项目村周边贫困户参与建设,以工资等形式体现劳动所得,既较快完成了生态文明小康村项目建设内容,又降低了工程造价和后期维护费用,还带动部分贫困户就近就业增加收入,带动形成了先前由政府“带着干”到后来群众“抢着干”的农牧村工作方法创新,有效破除了长期形成的“政府打包兜底”的“等靠”思想。

倡导民主监督,政民协商“共管”

在建设过程中,村“两委”班子、监理方、施工方、项目主管单位、乡镇政府共同参与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让村党支部、村民对工程项目有充分的发言权,项目结束时由党支部负责人、监理方、施工方、项目主管单位、乡镇政府共同签字确认,确保民生项目深得民心。

舟曲县注重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中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作用,深入开展设岗定责、公开承诺等活动,党员率先参与到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活动中投工投劳,为群众发挥了表率作用。全县2018个行政村在项目建设中储备了1-2名后备干部,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20个。在交付使用后,各项目村通过建立村规民约、轮流值日、分片管理等机制,在村容村貌管护、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化解、集体土地使用、公共财产管理、轻微违约处理、饮水安全和道路维护等方面,形成了乡镇政府指导、村党支部组织、全体村民共同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有效降低了政府人力、资金成本,形成了“协商共管”的农牧村工作管理创新,有效实现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推进互动协作,注重成果“共享”

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过程中,群众真正作为建设者和受益者参与到各项切身事务中来,根据总体规划和自身需求开展了“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和以“硬化、绿化、亮化、净化、文化、美化,改圈、改厕、改厨、改炕、改院、改房、改人,治乱建、治乱排、治乱弃,人畜分离、柴草分离”为核心的“六化七改三治两分离”项目,并通过决策共谋、项目共建、成果共管、效果共评,最终达到成果共享的目的,群众在享受到居住环境改造和基础设施完善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形成了主动建设家园、主动管理家园、主动发展家园的新时代农民观。州、县市党委、政府也在实施其他涉农项目时着力推广应用“四共”机制,把群众放在基层项目建设、工作监督、成果评价的第一线,在广大农牧村初步形成了政民良性互动、协作共建共治的新时代农牧村管理体系。(俞昱邦  李伟)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