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创新引领散货港口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9月02日15:44分类:产业经济

新华财经北京9月2日电(记者刘梦瑶)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港口和国家主要能源输出港、散货港,黄骅港近年来一直致力探索特色发展路径。散货港口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日前在京召开的“中国港口高质量发展智库研讨会”上,神华黄骅港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林表示,黄骅港从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推进港口智慧化和绿色发展,取得一系列成效。

随着国家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煤炭、钢铁行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压力。以煤为主的能源运输港和以矿为主的散货港口,都面临着较大的运量下行压力。近几年来,港口产能过剩问题已日益凸显,我国部分煤港已面临亏损局面,靠扩张型发展已无以为继。散货港口传统的粗犷型发展模式也已触及天花板。探索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径对这些港口尤为迫切。

在刘林看来,散货港口的高质量发展应专注于两点:一是注重提质增效。针对传统工艺设备、港口资源现状开展改造升级,通过信息化、大数据等创新手段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注重可持续发展。要以给人民带来福祉为目标,绝不能为了效益污染环境、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黄骅港形成了以创新驱动的散货港转型升级经验。

黄骅港自2016年成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攻关团队,在提能提效、智能装船、生态环保、智能排产、数字信息等方面都取得了研究成果并投入实际应用。从卸车自动化到取料自动化再到今年智能化装船全面投用,都是黄骅港独有的技术。“到今年我们已经实现了整港的所有设备上一个人都没有,这是世界上没人能做到的,包括澳大利亚”,刘林不无自豪地介绍。

智能化改造后的远程集控港能实现从翻车机、堆料机、取料机最后到装船机等全港设备的远程作业,实现了一人控制多台单机模式,目前正在推进的协同作业则能够实现一人控制整条流程线。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黄骅港已完成堆场无人化作业量50854万吨,实现远程装船作业量4929万吨;堆场操作配员减少62%,港区堆存能力提升10%,取料作业效率提升10%。黄骅港已成为世界上首家实现全流程远程集控作业的煤炭港口,其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稳居国内港口第一位,比第二名高43.7%;人均利润在国内港口排名第一,是第二名的2.3倍。

环境问题也是所有煤炭港都无法回避的最大难题。黄骅港自主研发了一整套煤场管理体系,从本质上突破了传统的抑尘模式,补齐了环保短板。目前,黄骅港的粉尘和含煤污水都由生态环境智能管控数据平台来处理,也实现了无人化管理,是国内煤港首创。“随着港区环境的持续改善,今年我们已被评为河北省3A级景区,煤港变景区,世界上也是独一份。”刘林表示。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曹梓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