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国际化和创新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明显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9月20日13:27分类:区域经济

新华财经上海9月20日电  9月19日,上海金融景气指数(第十三期)在沪发布。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解读指数时介绍,2018年上海金融景气指数同比上涨13.2%,达6114点,呈现“绿灯”信号,处于正常趋涨状态。指数显示,国际化和创新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连平

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解读指数

连平表示,近年来上海金融业整体景气度增长步伐有所加快。从问卷调研所得的主观评测结果来看,上海金融从业者对2018年上海金融业各个维度的景气评价基本维持在“较好”水平,特别是对金融人才、金融国际化和金融生态环境景气度的评价较高,门类齐全、中外荟萃、总部汇集的金融机构体系加快形成。

目前上海金融国际化程度稳步增长,金融市场开放力度不断加大。连平指出,2018年,上海金融国际化子指数增长主要来自于人民币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和市场国际化的突出贡献。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二期投产试运行,人民币债券发行主体日益多元化,金融市场各项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落实,境内外合作不断加深,助力上海金融国际化进一步发展。

上海金融创新子指数继续保持较高水平,领跑所有一级指标。当前,上海正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电子商务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中持续应用,对于抢占金融科技制高点,加强金融创新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上海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配套服务功能显著改善。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和自贸区建设,打响“四大品牌”,全力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为金融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

连平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轨迹和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中国整体改革开放类似,采取渐进推进方式,过程稳健、步伐坚实,这对于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也十分重要。

上海金融景气指数由上海金融业联合会和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编制,自2010年设立以来,已累计发布13期,在业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誉为反映上海金融业发展情况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李树蕙)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山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