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点位准 四两拨千斤——江苏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09月23日15:46分类:区域经济

新华财经南京9月23日电  精准扶贫、打好脱贫攻坚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江苏省补齐发展“短板”,建设“富强美高”新江苏的关键之举。

江苏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自2016年入驻地方以来,始终坚守精准扶贫的思想理念,着力深入调研、精准识别,摸透贫困真情实况;着力牢抓重点、精准施策,解决贫困燃眉之急;面对涟水县资源及产业基础薄弱、村镇空心率较高等发展困境,紧密结合经济薄弱村特点和产业扶贫总体规划,为全县经济薄弱地区开辟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金色通道”。

建设苔韭种植基地带动低收入农户就业增收

江苏属于沿海发达地区,但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在苏北地区,仍然存在着一些贫困问题和贫困状况,扶贫工作丝毫不能放松力度。江苏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队长孙国君说,涟水帮扶工作队从地方实际出发,聚焦分布式光伏、技能培训、农副产品销售平台打造、健康扶贫四大关键领域,整合资源、扎实推进,快速响应贫困地区群众最强烈的期盼。

——“阳光”扶贫,引导政策红利流向贫困一线。涟水帮扶工作队较早挖掘国家扶持新能源应用的政策红利,发展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为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户,创造持续稳定的增收来源。工作队筹集光伏扶贫资金1679万元,在19个经济薄弱村建设2310千瓦分布式村集体光伏电站,每年每村增收8-12万元;为600多户低收入农户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每年可为农户增收3000元。带动光伏企业建设236户农户分布式光伏,并促成涟水县残疾人光伏扶贫项目在全省试点。

——就业扶贫,激发内生动力立足人的发展。扶贫先扶志和智,帮扶先帮技和艺。涟水帮扶工作队把推动人的发展,作为扶贫工作的核心要务,通过系统把脉贫困户的多样化脱贫需求,实施“一户一策”工作办法,帮扶贫困户就业创业。近年来,工作队先后联合县有关部门围绕烹饪、育婴、老年护理等领域,举办了免费劳动技能培训班25期,先后有3500多人次参与,3200人通过结业考试取得培训证书,另有298人参加分散到各村的柳编技能培训,1200多人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创业。

——健康扶贫,撬动各方资源点亮生命希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中之难,也是涟水帮扶工作队开展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经济薄弱村百姓往往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入困境的现状,工作队积极开展探索和尝试,主动向先进地区学习,引入村级医疗互助项目,充分发挥帮扶资金引导性功能,构建“村民出一点、村集体赞助一点、社会帮扶一点”的“1+N”医疗互助模式,为1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中建档立卡低收入户打造实实在在的“第二医保”。

该医疗互助模式可为村民住院费用的自费部分按病种进行二次报销。住院村民在农保或社保报销后,个人自付超过1500元以上的部分,可平均报销48.15%,弥补了医保目录外不报销的情况。截至目前,该模式已覆盖了涟水县建档立卡贫困户6097人,用于报销的资金累计731640元,现已有53人次申请报销,医保目录外累计报销额91759元,平均报销56.05%。涟水高沟镇前进村1446人、东胡集镇严黄村1212人、涟城街道张罗村1254人,均主动参与到村级医疗互助项目中来。

除此之外,涟水帮扶工作队把在摸底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先心病患儿因贫延治、不治问题,作为健康扶贫工作的首要抓手,由后方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牵头协调,整合各后方单位资源,加速启动涟水困难家庭先心病患儿健康扶贫项目,为先心病患儿家庭提供从对口医院预约、住院治疗安排、各类经费捐赠等各方面的支撑。项目自2018年启动至今,已组织60名患儿到南京市儿童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为9名患儿成功进行了手术,其余19名患儿手术正在安排之中,为未手术的32名患儿提供了科学的治疗方案,重新点燃了患儿家庭的希望。

——产业扶贫,专业化运营递交治本之策。涟水县经济薄弱村对传统农业依赖较为紧密,但农业产业整体水平和经济效益相对不高。涟水帮扶工作队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入专业化公司运营、立体整合各类农产品以及打造特色品牌等,全面推动涟水县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释放农村经济增长新空间。

2017年,工作队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在涟水南集、朱码等镇推广种植有机稻米总面积达2270亩,带动200多户农户加入,实现规范管理、集成生产,并在此基础上,注册了“安东米富”商标。2018年,工作队引进南京市蔬菜公司联合打造“安东米富”升级版——“城乡志富”,充分利用南京蔬菜公司的销售平台和专业管理能力,形成新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着力解决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难和无标准化生产等难题。目前,“城乡志富”品牌旗下,已建设7个生产基地,对接15个家庭农场,覆盖9个村、3133亩土地。“城乡志富”品牌实现销售有机大米、草鸡蛋、黑豆酱油等23个特色农产品,带动农户2066个。

涟水帮扶工作队还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了订单销售帮扶模式。工作队牵头后方单位江苏省电信公司和南京蔬菜公司,分别与高沟镇前进村、成集镇永锋村签订了1000亩和500亩的订单种植扶贫协议,采购包销产自两个经济薄弱村有机稻米基地的农产品。助力涟水成为南京蔬菜公司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为涟水30多种绿色有机食材,解决最后一公里销售难题,预计全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

作为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省级重点帮扶县区之一,“十三五”期间,涟水县共有省定经济薄弱村38个,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37774户11.25万人。由省政府办公厅和涟水县委、县政府牵头组织,省市县有关部门及当地镇村干部群众合力推动,江苏省委驻涟水帮扶工作队扎根扶贫近四年时间,16家后方单位,共协调帮扶资金2.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80个,捐赠各类物资约1200万元,如今,全县36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了脱贫摘帽,累计脱贫人口达11214人。涟水帮扶工作队的扎实实践、有益作为,给江苏省扶贫工作带来了生动启示。

一是注重传承,一股劲儿帮到底,彰显扶贫真情怀。涟水帮扶工作队由江苏省政府办公厅、省纪委监委、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南京市秦淮区等16家单位、18名队员组成,其中,省政府办公厅为队长单位。工作队自入驻涟水之初,便意识到扶贫工作持续推进的重要性,通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培育“扎根基层、心系百姓”的团队文化,形成“老带新、常交流”的互助工作机制,让良好工作作风传承下去,让重点帮扶项目高效、延续开展。第一届扶贫工作期满后,涟水帮扶工作队原20名队员有7名选择留任,继续坚守经济薄弱村一线扶贫,留任总数占到全省留任队员的一半。

二是注重联动,紧密成团各出招,打出扶贫组合拳。涟水帮扶工作队针对后方单位的不同情况,突出重整体谋划、联动工作,无论是分布式光伏扶贫、劳动技能培训还是先心病救助、医疗互助、安东米富平台打造等,均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激发每一位队员的创造性,克服了“单兵作战”的不足,实现了各后方单位的互补互助,力促扶贫资源高效调度,帮扶工作高质量推进。

三是突出精准,抓准主要矛盾发力,保障扶贫有实效。围绕村集体和低收入农户增收这一核心目标,涟水帮扶工作队系统开展各项调研,认真研究政策、多方听取意见,把帮扶项目、举措是否符合帮扶对象客观实际、是否切实可行作为开展帮扶工作的第一标准。结合涟水发展规划和帮扶村实际情况,工作队精准选择切合当地实际的帮扶项目,着力于激活要素资源、培育致富产业,以四两拨千斤之力,打开了涟水县大扶贫、好产业的新局面。

孙国君说,当前涟水正处于脱贫攻坚关键期,下一步,工作队将更加注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充分发挥涟水县“五方挂钩”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综合资源优势,推动帮扶工作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助力涟水打赢脱贫攻坚战。(沈杨子)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