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荒凉之地何以成为科创热土?——解密南京江北新区

新华网2019年09月25日15:03分类:区域经济

新华社记者 沈汝发

在全球芯片制造业龙头企业台积电、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的带动下,昔日荒凉之地南京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与生物医药两大千亿级产业呼之欲出,“基因之城”“芯片之城”正初具雏形。

近期,江苏自贸区获批,江北新区又肩负起为改革创新探路的重任:自贸区南京片区全部落户于该区域,而其首个功能定位就是自主创新先导区。

引来剑桥、伯克利等国际顶级资源

9月10日,“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在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奠基开工。目前该中心首批研究项目已经启动。一项是高清晰度医学影像技术,将来可延伸到高端医疗装备;一项是肥胖机理研究,将来可延伸到健康管理和生物医药领域。

“剑桥有一流的科学技术、研发项目、研发人才、创新体系以及巨大的国际影响力。”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汪冬宁说,“我们要干就干世界领先的项目,要引就引世界上最好的资源。”

伯克利—南京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联合医学研究院等国际顶级科技创新平台也纷纷在江北新区落户。

截至目前,江北新区已累计引进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0位院士,其中14位是外籍院士。

为什么选择江北新区?“江北新区的科研创新环境和人才服务都非常吸引人。”剑桥大学校长斯蒂芬·托普说,这里的经济活力以及自贸区设立后的便利性,都是促进创新发展的基石。

除了“引进来”,江北新区还先后在美国硅谷、英国牛津等地设立海外创新中心,累计对接海外项目150余个。

依靠创新,一款药品已风靡15年

2004年上市的一款药品,依然保持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第一,占比超过60%。“这就是科技创新的力量。”南京绿叶制药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高级总监陈文忠说。

着眼于未来,这家公司又投入巨资在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领域布局。“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创新的竞争。”陈文忠说。

南京绿叶制药有限公司是江北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缩影。2018年,江北新区通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303家,数量增幅超过83%。

除了企业创新,如何将高校、科研院所“沉睡”的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江北新区给出的答案是扶持建立新型研发机构。

据江北新区科创局局长聂永军介绍,新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了一批前沿关键技术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和孵化企业超过500家。

丰富的科创资源正转化为生产力。江北新区250多家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为5G、物联网等产业打下坚实基础。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作为亚洲最大基因测序基地,集聚大健康产业链企业80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

培育最好的“土壤”,结最好的“果”

创新正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作为江苏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在动能转换方面一直在探索。

先有一片土壤,再有一棵树,最后才是果实。江北新区这样理解创新环境、产业和项目的关系。

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就是这片土壤的重要部分。“我们提供实验室、仪器等公共服务,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和成本。”该平台总经理朱旨昂说,初创企业只要有想法,就可以借助平台把想法变成产品。

除了技术“硬核”支持,江北新区还专门设立自主创新服务中心,打通服务企业创新“最后一公里”。为吸引高端人才,鼓励创新,江北新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干货”。2018年,累计兑现科技创新和人才类政策资金超过5亿元。

迎来自贸片区的重大机遇,江北新区即将再次起飞。“我们将加快培育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转型发展的新增长极。”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说,打造更多高水平开放创新载体,形成科技创新“强磁场”,建设创新的“高原高峰”,推动产业迈向更高端。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