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为长三角一体化注入源头活水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0月01日14:08分类:区域经济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日电  今年5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三省一市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阶段,更加强调科技创新和区域合作。在近日刚刚闭幕的第二届长三角科技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科交会”)上,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再一次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词。在三省一市的通力协作下,“双创券”平台启用并持续完善,实现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共用;院地合作等机制体制不断创新,加强科技成果与市场经济的对接。在上海龙头优势持续溢出的背景下,科技创新为长三角地区注入源头活水,为一体化进程增添动力。

“双创券”平台扩充 盘活科创要素的“资源池”

在2018年首届科交会上,嘉苏温三地启用“双创券”平台让人记忆犹新。有了跨区域通认通用的“双创券”,三地的企业和创新团队就可以凭“双创券”互通有无,包括共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仪器,共享双创服务资源等,尤其为中小企业节省了创新投入资金。据统计,自平台启动以来,共有147家企业申领了额度为1470万元的科技双创券,足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双创券”平台在2018年首届科交会上启动

“双创券”平台在2018年首届科交会上启动

为了让科技创新的要素和资源在长三角区域间更好地流动,一年来,由嘉定牵头,与太仓、温州合作,着力扩大“双创券”可购买服务的“资源池”。2019年3月,嘉定区科委发布《关于嘉定区科技双创券科技服务机构入库申报的通知》,面向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中心、检验检测机构、公共研发平台等机构广泛征集科技服务项目。目前共有1369项服务资源入库,其中上海市596项、温州市420项、昆山市347项、太仓市6项;科技券服务机构为136家,其中上海市56家、温州市39家、昆山市32家、太仓市9家。2019年上半年,嘉定区科委甄选具有产业技术对接服务能力的市重点实验室、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联合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航天电子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3场院所开放日活动,组织太仓、嘉定两地约200家企业参加。“双创券”平台的启用和持续完善,犹如为嘉苏温三地间的科创“化学反应”增添了一味“催化剂”,改变正日渐加速。

需求对接 打通“市场化”与“黑科技”的“最后一公里”

在实验室里,如果一项科技成果深锁闺中,那就失去了它本应有的价值。如何让一纸科技论文快速“变现”,让实验结果走出实验室真正实现产业化,上海嘉定从构建院地合作顶层设计入手,搭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着力打通“市场化”与“黑科技”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科创型企业的发展需联动地方政府、社会企业、科技服务及投融资机构等各方力量。比如,一项中药药物筛选、药性研究用集成微流控系统项目就集合了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厦门三优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集团、北京中医药大学“七大门派之力”。其中,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负责芯片及系统平台开发,上海中药负责中药样本快检系统生化检测关键技术及试剂研究;厦门三优光电公司负责细胞打印芯片、微泵及流体组件、点样与系统封装……合作单位各司其职,各显神通,最终促成了这一复杂项目的成功。

高校不缺少高科技研发成果,而很多企业正好缺乏研发实力,搭建双方需求对接的平台则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一环。在第二届科交会上,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单位的4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成交总金额达2100多万元,通过签约,科技成果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化“婆家”。此外,上海嘉定还探索院地共建成果转化平台,高校院所自建成果转化平台(孵化平台),所、企共建成果产业化公司,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模式。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初,驻区高校院所相关企业逾400家,通过高校院所成果在企业的转化与产业化,相关企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科技外溢 科创加速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按下“加速键”,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2018年12月的“首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把长三角区域文化联动了起来;“G60科创走廊”依托G60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沪苏湖高铁这两个交通通道,串联上海松江,浙江嘉兴、杭州,江苏苏州,安徽宣城、合肥等九城(区)。2019年3月,100亿元的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设立,探索实施科创服务异地通办,加速创新链与资本链、人才链、服务链的融合。4月,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正式开通上线,整合了区域内1195家法人单位的26700余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总价值超过300亿元。5月,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在上海嘉定区正式宣布成立,沪苏浙皖四地93家汽车企业联合创新、共同发展。在9月25日刚刚闭幕的第二届科交会上,嘉定区、苏州市、温州市和芜湖市的科技部门签署《深化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战略协议》。根据协议,四地将共建科技创新一体化协同战略机制,探索构建融合共享的区域创新共同体。

嘉定区、苏州市、温州市和芜湖市四地科技部门共同签署《深化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战略协议》

嘉定区、苏州市、温州市和芜湖市四地科技部门共同签署《深化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战略协议》

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上海龙头优势的溢出效应十分明显。据悉,2018年,上海技术合同流向长三角的交易额达到170余亿元,增长幅度同比超过263%。“一方面,上海的优势带动了长三角其他城市科创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上海作为高端引领,在技术和成果转移转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向外部进行溢出。”太仓市科技局局长万芬奇表示。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方面,上海已搭建了若干技术支撑平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在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机器人以及新药创制和高端医疗装备方面,上海积极布局重大战略项目和基础工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一些科技创新园区,在此次科交会上揭牌的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嘉定分园和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也当属其列。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书记章曦表示,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要加强区域的衔接整合,打造资源共享、创新协同、转移转化高效的统一的政策环境,更好发挥科技外溢对产业和经济的拉动作用。(杨子华)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