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保护带动经济绿色发展的盐城路径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0月03日08:49分类:区域经济

新华财经南京10月3日电  今年7月,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项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意味着盐城湿地进入“后申遗时代”,我国湿地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进入新阶段。9月28日,盐城举办2019黄(渤)海湿地国际会议,探讨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

入遗首秀探讨湿地可持续发展

盐城地处黄海之滨,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

近年来,盐城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黄海湿地申遗为抓手,扎实走好申遗步伐。在今年7月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项目通过审议,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单,成为我国首个滨海湿地类型的世界自然遗产,标志着环黄海生态经济圈及黄(渤)海湿地多样性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迈入新阶段。

盐城市委书记戴源表示,申遗成功是一个新起点,意味着盐城已进入“后申遗时代”,接下来要考虑和回答的命题是如何借助国际力量和标准,保护和利用好湿地遗产,实现湿地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作为黄海湿地入遗后的“首秀”,盐城于9月28日-30日举办2019黄(渤)海湿地国际会议,20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嘉宾齐聚盐城,共商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共谋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

本届会议主题由世界遗产申报向遗产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遗产地科学保护与管理、世界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和生态教育、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环黄海生态经济圈等前沿热点问题,开展学术交流,进行高端对话,达成广泛共识。

会议集“会”“展”“赛”于一体,期间举办了“2019国际观鸟装备展览会”“盐城国际观鸟赛”“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城市圆桌会”“环黄海生态经济圈研讨会”等活动。

盐城市市长曹路宝表示,盐城下一步将积极申请在2021年的世界湿地大会上获得“湿地城市”称号。同时,将抓紧开展黄(渤)海湿地二期申遗工作,推动实现在2023年将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四省的其余14片沿海湿地提交给世界遗产大会审议。

“生态+旅游”做好湿地经济文章

在2019黄(渤)海湿地国际会议系列活动之一的“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提出,生态旅游是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是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可行路径。

今年7月,盐城市委召开七届八次全会,提出把建设“生态新盐城”作为融入长三角、建设新盐城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释放黄海湿地品牌效应,盐城围绕“生态+旅游”做文章,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提出到2021年底将盐城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湿地特色旅游目的地和长三角生态旅游康养基地,全市年游客接待量达到5000万人次以上。

“生态绿色是盐城旅游差别化竞争力所在,要以申遗成功为新的契机,积极招引和推动符合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戴源说,盐城要形成一批集休闲度假、湿地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争创国家生态湿地特色旅游目的地,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范例。

2016年1月,盐城东台黄海森林公园获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7年3月,盐城大丰林场完成万亩建林项目。2019年1月,盐城建湖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获批成为盐城首家国家湿地公园。2019年2月,盐城设立条子泥市级湿地公园。

盐城将生态项目建设融入到申遗工作进程中,形成以两个自然保护区和多个林场、森林、湿地公园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并带动当地休闲、康养、农副产业的发展,打造出世界级湿地生态特色旅游品牌。

“盐城正在放大生态资源优势,围绕‘生态+’新经济,加快全国森林城市、国际湿地城市建设,让‘好环境的地方有好产品’‘好风景的地方有新经济’逐步实现。”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徐增产说。

“环保+能源”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绵延582公里的海岸线、4550多平方千米的滩涂以及广阔的海域面积,为盐城带来丰富的“风光”资源。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新能源产业是盐城建设湿地城市、发展湿地经济、坚持绿色发展的另一条路径。

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上,盐城以盐城环保科技城为载体,招引中建材、中节能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清华大学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入驻,形成环保产业园区集聚式发展。

目前,盐城已聚集约400家环保科技企业,成立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余家,已初步形成集烟气治理、水处理、固废综合利用、碳排放交易、环境工程设计施工于一体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

在发展新能源上,作为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盐城市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江苏第一。目前,盐城已集聚金风科技、上海电气、远景能源、中车电机等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和国电投、三峡、神化、大唐等新能源发电企业,海上风电规划开发容量占江苏全省的56%。

“盐城是江苏打造‘海上三峡’的主战场,其新能源发展已具备良好的基础。盐城将加强与国际国内政府机构、行业组织、领军企业的交流合作,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中国风电看海上,海上风电看盐城’的目标。”戴源说。(朱成林 张凯畅)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曹梓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