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国情,对比才可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0月08日20:45分类:宏观经济

近年来随着国人出国旅行的增多,出现了一个不得不提的现象——免税店购物。在国外的免税店里经常可以看到大量的中国人,他们推着行李,排着长队,大肆购买奢侈品牌的衣服、鞋子、化妆品等,且人均购买数量较多,成交速度较快。一些发达国家看到中国人国外疯抢的盛况,感慨中国才是发达国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人口大国,且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较大。在国外免税店购物的游客,只是总人口中很小的一部分,代替不了中国整体的消费力水平。且能出国旅行的人群往往是经济基础较好的,他们本身的购买力水平就高于其他人群。当然外国人所见的中国部分贫穷落后地区,也代替不了中国整体状况。中国的国情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我们在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对比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国力与日俱增,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整体经济发展成绩显著。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9元。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367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8%,居全球第11位。198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12119亿元,超过日本并连年稳居世界第二。近三年,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0万亿元、80万亿元和90万亿元大关,2018年达到90030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国情具有特殊性,盲目比较不可行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让经济发展水平悬殊的国家互为比较对象缺乏比较的价值。因为比较对象同在一个水平面上才能比出高低,才能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如布隆迪201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0.78亿美元,利比里亚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49亿美元,与我国经济发展差距悬殊,硬是拉在一起进行比较意义有限。我国与印度同为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且同为发展中大国,二者之间具备较大的可比性。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8年印度GDP总量2.73万亿美元,我国GDP总量13.61万亿美元;中印人均GDP分别为9772美元、2015美元。且由图1中印GDP及GDP年增长率状况可知,近年来印度发展迅速,2018年GDP增长率已赶超中国,但与中国相比仍存在较大的经济差距。

图1  中印GDP及GDP年增长率状况

微信图片_20191008102538

数据来源:由中国统计局和世界银行数据整合而成

陆地面积差异。中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日本的陆地面积约为37万平方公里,而我国云南省的面积就达到了39万平方公里,日本陆地面积仅相当于我国一个云南省的面积。让陆地面积差距悬殊的大国和小国互为比较对象,这种比较的意义值得斟酌。

国内贫富差距。我国国内存在着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较大。这种特殊国情在进行国家间的比较中应多加考虑。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东部地区实现GDP约为48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53%,中部地区GDP总量达19.3万亿元,占全国的21%,西部地区GDP总量达18.4万亿元,占全国的20%,东北地区GDP总量5.7万亿元,仅占全国的6%。东部地区早在2017年就以11530美元的人均生产总值,接近了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其中广东省以1.47万亿美元的GDP总量逼近韩国1.62万亿美元的GDP水平。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落后,其中西藏自治区2018年的GDP总量仅为1477.63亿元,不足250亿美元。因此,在与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对比时,把富庶的东部地区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平均起来作为样本,这种比较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就好比硬把杭州和呼和浩特捆在一起和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比较,这种比较没有意义。此外,我国居民收入也存在着城乡、地区的差距。201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为2.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省份与最低省份的收入倍差为2.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省份与最低省份的收入倍差为3.45。由图2可见我国基尼系数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这表明我国居民间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距。这种复杂的内部差异性,使得我们在与发达国家——尤其是诸如日韩、比利时等发达小国的经济对比时,缺乏可比性基础,特殊的国情很难被外界完全了解。

图2  2003-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

 

2003-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人口数量差距。各国人口数量的差距也是国际经济对比中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9538万人。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8年意大利总人口为6043万人,而我国安徽省2018年的常住人口就达到了6324万人。2018年柬埔寨总人口为1625万人,而我国天津市2018年的常住人口为1560万人,柬埔寨的人口总量仅略高于我国天津市。2018年印度总人口为13.53亿,与我国人口数量差距不大,具有较大的可比性。在国际比较中,忽略人口数量差距的存在,简单地进行国家间的比较,意义有限,我们应注重比较对象之间的可比性。

身处国际社会,我们应如何应对?

作为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在努力发展自身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各项对比之中,我们应明白自身国情的特殊性,正确看待各项比较存在的价值,同时有针对性地解决自身的问题,促进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正视国情的复杂性,明确对比的可行性

作为一个崛起迅速的经济大国,中国时常作为一个比较对象被拿来跟世界各国进行对比,并据此进行中国经济预测,或唱衰中国,或散布中国威胁论。而中国作为一个国情复杂的大国,其内部复杂程度很难被外界完全理解,很多发达小国之间与中国之间并不具备较大的可比性。我们应正视国情的复杂性,明确对比的可行性,选择在经济发展水平、国土面积、区域分布、人口数量等方面与中国相当的国家作为比较对象。

二、立足基本国情,有针对性地发展自身

中国作为一个国情相当复杂的大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其他国家可能并未遇到的问题,我们应立足自身,有针对性地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在当前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我们应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市场化改革、深入改革创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然后,加大政策倾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当前,我国经济存在着东西部发展不协调,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的问题,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通过发展指导、人才支持、项目扶持、税费减免等措施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协调差距;此外,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同时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复杂的内部国情很难被外界完全了解,且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国土面积、区域分布、人口数量等方面存在差异,一些国际对比并不具备较大的经济意义,我们需明确对比的可行性。此外,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立足于自身的具体国情,有针对性地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走适合自己的道路,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者:景乃权,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赵孟孟,吕佳钰,浙江大学金融系研究生)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曹梓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