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离我们有多远?——来自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观察

新华网2019年10月25日12:57分类:产业经济

背上一个太阳能书包就能实现手机“充电自由”,拥有一辆氢能汽车可以“加氢三分钟,行驶600公里”,而当你拿起一瓶面霜,里面的高岭土成分很可能是从煤渣里“淘”来的……

10月22日至24日,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暨2019能源革命展在山西太原举行。一批能源领域“黑科技”集中亮相,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光,也让每个参展观众感受到,“绿色生活”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近。

“光伏+”渗入衣食住行

玻璃也能发电?2019能源革命展上,一块块五颜六色的“发电玻璃”格外抢眼。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展区负责人邓京介绍说,让玻璃发电的奥秘在于一种特殊的材料——碲化镉,其原理是将两块普通玻璃中间镀上一层4微米厚的碲化镉材料,从而实现光电转化,一块约2平方米的“发电玻璃”每年可发电260-270度。

“这款玻璃在民用、商用和工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做过一个简单测算,如果将我国现有建筑400亿平方米中10%的面积,改用碲化镉薄膜光伏组件作为建筑墙体,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邓京说。

作为相对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光伏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应用已不再局限于屋顶和地面光伏电站,而是更多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多家参展商都亮出了自家的新型“光伏+”产品。

“这款书包外层装有很薄的太阳能电池片,即使在弱光条件下也能工作,可以随时随地给手机充电,非常方便。”在同煤集团大昶移动能源有限公司展区,工作人员正在介绍一款太阳能背包,不断有观众拿起背包,连连发出“好轻”“真酷”的赞叹。

装在这款背包上的电池片全称为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其特点是弱光性好、重量轻、超薄、可弯曲,利用这一技术,大昶公司还生产出了可发电的遮阳伞、薄如纸张的充电宝等产品。

氢能汽车渐行渐近

加气就能跑,排放只有水,神奇的氢能汽车曾经是很多人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正逐步照进现实。论坛和展会上,氢能汽车成为一大热点。

在一场主题为“氢能改变未来”的分论坛上,来自政府、学界和企业界的10余名嘉宾围绕氢能展开热烈讨论。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表示,从柴薪到煤炭,到石油,再到可再生能源,世界能源发展历史是一个减碳增氢直至零碳的过程,氢能是未来发展趋势,我国多地已在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吉利商用车集团研究院副院长蔡文远表示,目前国内主要发展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包括重卡、轻卡、大客车等,仅吉利集团就已开发出3款氢燃料电池客车,目前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城间车正在开发中。据悉,在刚刚结束的2019北京世园会上,就有30辆氢燃料电池客车提供交通保障服务。在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上,也将出现氢燃料电池车的身影。

在日常使用更多的乘用车领域,各大车企也在积极发力。展会现场,一台丰田“MIRAI”氢燃料电池车被观众和媒体团团围住,成为绝对“明星”。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与同为新能源车的电动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车加氢快、续航里程长,可以说是“加氢三分钟,行驶600公里”,“MIRAI”自2015年投入市场以来,已在全球累计销售1万多辆。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氢能汽车终将实现普及应用,走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

黑色煤炭绿色转身

在很多人眼中,煤炭总是与黑、脏、粗联系在一起。而在论坛和展会期间记者了解到,这一传统的“黑色能源”早已开启绿色转身,由此带来的绿色产品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潞安集团展区,精心摆放的一瓶瓶“高大上”的润滑油吸引着来往观众的目光。这家煤炭企业经过多年技术研发,用高硫煤生产出了高端润滑油,可以用于汽车、机械设备等,目前已经投入市场。“在我们这里,煤炭不仅仅用来烧,还可以‘七十二变’。”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该企业从煤炭中延伸出的精细化学品已有54个品种,最终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来自山西朔州的一家企业则把“煤渣渣”变成了化妆品原料高岭土。山西晋坤矿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亚军说,煤矸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低热值煤,过去被视为垃圾固废,但现在经过磨细、煅烧等多道工序,就得到了高岭土,可广泛用于涂料、造纸、电线电缆等领域。

甚至,女性常用的美白、防晒化妆品也少不了高岭土。“高岭土晶体是六边形片状结构,可以覆盖在皮肤上。这种形状好于此前化妆品中的钛白粉,而且成本下降80%。”李亚军说。

煤炭燃烧后产生的细灰被称为粉煤灰,粉煤灰创造的可能性更多。“我可以建造一间房子,全部用粉煤灰产品,从建房子的砖、地板、门窗、墙壁保温板,到室内的餐桌、茶几、橱柜、床,再到碗筷、首饰盒、壁画等,你完全可以拎包入住。”山西朔州润臻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勇说,“黑色煤炭也能走进绿色生活。”(记者马晓媛、王菲菲、张磊)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