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建议逆周期调节与结构性改革需齐头并进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2月25日15:09分类:宏观经济

新华财经北京12月25日电  近日,证券时报社第三届专家委员在京成立,专家委员提交的研究成果形成《中国经济发展报告》(2019)。《报告》认为,明年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微观主体面临较多困难,关键时期需要结合内外格局的重大变化和微观主体的运行状态作出准确判断,着眼于中国经济运行实际,注重“标本兼治”。

对于当前讨论较多的经济合理增速问题,《报告》认为,经济潜在增长速度受制于原有经济增长逻辑和现有机制。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重大挑战,绝大部分只有通过深层次的机制体制改革才能取得突破。因此,有必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潜在经济增长动能,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为更高质量增长创造条件。

《报告》指出,为了保持充分就业,维持社会稳定,需要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尤其是应避免经济陷入非线性调整。需要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资源和机制约束,合理确定经济增长目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这意味着政策的协同性将得到加强。对此,《报告》提出,从宏观政策工具来看,逆周期调节带有明显的短期对冲性质。然而,面对明年的经济形势,必须两手抓:以逆周期调节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条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和推动稳增长,决不能把稳增长的全部希望寄托于逆周期调节。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报告》建议,进一步研究对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识别策略,进一步认识金融市场政策干预的外溢效应和国际协作的必要性,并高度重视非银行金融机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如金融风险传染概率较大,政府部门应集中精力先解决危机蔓延的燃眉之急,待危机有效解除后,再考虑从制度层面改进市场运行和制度环境所暴露出来的道德风险等问题。此外,还要建立起金融风险预警等级体系,以及必要的分级响应干预机制。

《报告》指出,中国经济趋势性力量当前并没有步入新的平台期,依然处于回落阶段,经济增速换挡的强化依然是今明两年结构调整攻坚期的特征之一。今明两年的短周期定位总体处于下行状态,防止周期效应叠加是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重点。

2020年是中国全面小康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在延续2019年基本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出现重大的变化。结合宏观运行所处阶段特征,《报告》提出六条建议:

一是强化底线意识,以底线思维制定和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加强巩固和培育积极因素。二是将中期视角的“预期管理”作为各项宏观政策的统领和重要抓手。三是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开启新一轮全方位改革开放和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深层次结构性与体制性问题。四是从哲学理念、目标体系、工具选择、审慎管理、汇率安排、预期管理和政策协调等方面,对新形势下的稳健货币政策的框架进行全面重构。五是财政政策要精准,在更加积极的同时提高针对性,调动三个积极性,在时间窗口关闭前,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强精准度地稳内需。六是“稳投资”的政策方向和政策工具必须做出大幅度的调整,启动投资新举措需要有系统方案。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