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力:用普惠金融赋能社会治理 坚守本职为供给侧改革助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年12月26日17:21分类:产业经济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新华财经上海12月26日电(记者王淑娟)新时代赋予金融机构新的使命。2019年,上海农商银行明确提出了“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使命。“我们要用金融赋能社会治理,切实提升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可持续性,在解决社会难点和痛点问题中寻找新机遇、拓展新市场。”上海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力说。

徐力

服务“三农”、小微、科创、社区居民是上海农商银行的经营定位,徐力表示,上海农商银行的经营方式很明确,就是“赚辛苦钱、赚实在钱、赚专业钱”。不与民争利,担当社会责任,增进民生福祉。

坚守普惠金融助力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26日,2019“沪上金融家”评选榜单揭晓,上海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力当选“2019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年度人物”。该评选迄今已举办九届,成为“展现沪上金融家新貌,传承东方金融家精神”的重要平台,对上海构建金融人才高峰、提升金融服务能级、增强国际金融中心软实力产生了积极影响,被誉为“沪上金融界奥斯卡”。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等诸多问题。农村金融供给不充分,城乡二元矛盾突出;民营小微企业受重视程度不够,金融获得感不强;正规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群体性金融风险案件频发。徐力认为,金融机构需要摆正位置、服务下沉,落实公民所应该享有的金融发展权,让金融服务惠及所有社会群体。

中国要实现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完善社会治理。徐力表示,金融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金融机构通过发展普惠金融参与社会治理大有可为。在徐力看来,普惠金融是具有公益性和商业性双重性质的准公共产品,属于整个社会治理的一个子项,通过普惠金融的发展,以可负担的成本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更广阔地区和更宽泛群体,向他们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从而推动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

徐力表示,“普”和“惠”的践行过程就是让百姓充分享有金融发展权的实现过程,使金融发展成果平等地、普遍地惠及各类社会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普惠金融三原则: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可持续性

作为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上海农商银行如何提升农商金融的服务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要更好发挥普惠金融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上海农商银行的实践是坚持普惠金融发展的“三可”原则,即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可持续性。

通过金融服务的便捷化、普惠化、多样化,提高普惠金融可获得性。

据悉,为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最广大的百姓身边,在渠道建设上,上海农商银行积极推进网点向普惠专营转型,完善功能设置,优化服务流程。上海农商行在上海地区拥有370余个网点,实现了对上海郊区100多个乡镇1570多个行政村的金融服务全覆盖,切实做到了“网点到镇、服务进村”。

对于不同类别的普惠金融客户,上海农商银行不断推陈出新,提供多元化产品服务,让每一个客户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例如,为有效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痛点,创新推出“新农直报线上可循环贷款”产品,实现线上申请、快速审批、随借随还、额度可循环;又如,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结合上海现代都市农业的特征,针对目前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金融需求,首家配套推出了宅基地住宅更新改造贷款——家园贷,为农户宅基地住宅翻建、改建、新建、装修及安置房装修提供资金支持。

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减费让利,践行普惠金融“可负担性”。

普惠金融存在的经济基础是“保本微利、商业可持续”。推进减费让利,切实“让利于民”是金融机构做好普惠金融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得益于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支小再贷款规模的持续扩大、LPR报价机制的形成推出以及对于违规收费的严查,普惠金融客户的资金成本已呈现下降趋势。

据悉,上海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对涉农贷款信贷规模不设上限,优先满足促进“三农”经济发展的信贷需求。同时,始终坚持对各类“三农”信贷业务以优惠于一般企业贷款的利率执行,让利于农业和农民。仅涉农贷款一项,与上海银行业同业平均融资利率水平相比,年均为涉农企业和农户节约财务成本达到3亿元左右。

通过打造服务型银行,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

如何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一直困扰着广大金融机构,毕竟与“保本微利”实现的收入相比,单一客户的服务和营运成本还是居高不下。因此增强普惠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关键。

上海农商银行的做法是通过打造服务型银行全面提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能力,促使经营理念从规模扩张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变,以服务创造价值,以价值换取收益。在发展普惠金融实践中,通过加强与政府、社会组织的合作,将银行自身的业务生态和社会治理系统相连接,创造更多的接触点、创新更多的连接方式,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政府分忧,通过形成服务闭环批量扩大客户群,降低单一客户的服务和营运成本,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

建立长效机制服务小微、科创

服务小微、民营、科创是上海农商银行的业务亮点,也是普惠金融重要的组成部分。

徐力表示,上海农商银行始终将普惠金融作为自身的初心与使命,长期聚焦小微及民营企业融资难点,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优化产品服务体系、建立长效服务机制等方面入手,培育对小微企业“敢贷、能贷、愿贷”的公平信贷文化,不断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获得感。

上海农商银行在董事会及高管层面分别设立普惠金融工作委员会,并设立普惠金融部,统筹推动全行普惠金融工作的措施落地,深度推进80%营业网点向普惠金融和民生金融专营网点转型,为广大小微及民营企业提供“家门口”的金融服务。

对于小微企业,上海农商银行优化小微企业贷款期限管理,研发了“预授信”“无还本续贷”等产品,解决小微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中的资金匹配需求。截至2019年6月末,上海农商银行国标小微企业贷款余额逾1300亿元,“两增两控”口径项下小微贷款余额逾250亿元,民营企业贷款余额逾1300亿元,均在上海法人银行中位列第一。

上海农商银行还充分用好“支小再贷款”对小微业务的正向激励及撬动作用,累计通过支小再贷款发放超过150亿元贷款,利率水平低于同期上海地区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近1个百分点。

对于科创企业,围绕“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陪伴”这些关键词,上海农商银行打造了“鑫动能”战略新兴客户培育计划,聚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以科技专营机构与科创金融专属产品“双管齐下”,力求在客户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全面、综合的金融服务,将银行自身的业务生态和客户的经营生态系统相连接,创造更多的连接点与连接方式,使银行成为客户生态圈的重要参与者。截至2019年6月末,服务科技型企业近1800户。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今年,上海迎来自贸新片区、科创板、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三项新的重大任务,这为银行金融机构指明了方向。”徐力说。

徐力表示,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将继续牢固自己的定位、坚守自己的本职、钻研自身的特长,服务好小微、民营、科创、“三农”客户,进一步落实疏导货币传导体系,为供给侧改革助力。(完)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