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银行业将保持稳健发展 敏捷转型将成核心竞争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0年01月08日17:12分类:产业经济

新华财经北京1月8日电(记者吴丛司)展望2020年我国银行业经营态势,多位分析人士预计,虽然利润增速将有所放缓,净息差存在收窄压力,但整体仍将保持稳健运行,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部分重点风险领域值得关注。预计2020年我国银行业仍将通过多种方式补充资本,提高风险抵补能力。此外,传统银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敏捷转型将成为银行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银行业利润增速趋缓 净息差有收窄压力

分析人士认为,2020年的宏观环境给我国银行经营管理带来较高要求,预计银行业经营将保持稳健,利润增速有所放缓,净息差有收窄压力,资本补充压力加大。

中国银行研究院指出,2020年我国银行业经营将保持稳定,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保持在8%左右。我国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中性,夯实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长的基础。东方证券指出,银行板块基本面预计在2020年仍有稳健表现。

利润增速方面,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表示,预计2020年全年银行业净利润在4%-7%之间,生息资产料稳步扩张,全年预计生息资产同比增长7.2%,信贷在资产中占比有所提升。中国银行研究院指出,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有望保持在6%左右的水平。银行业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是盈利稳定的基础,同时部分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已经设立并正式运营,综合化业务快速发展,将推动银行中间收入增加。

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在2019年高基数、对实体经济让利和监管政策影响下,上市银行规模增长所带来的盈利正贡献将部分被净息差收窄抵消;非息收入占比将大体维持稳定;为应对潜在的资产质量压力风险,需要计提更多资源予以化解。2020年,上市银行业营收与盈利增速均放缓,预计大型银行盈利增速降至3%左右,股份制银行降至10%以内,行业盈利增速降至5%左右。

净息差方面,武雯表示,由于优质资产相对难觅,加之LPR新机制的深入推进,可能带来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下降,考虑到未来中国人民银行仍将加大流动性投放,引导银行负债端成本下行,预计息差收窄可控,全年净息差收窄5个基点。

资本补充方面,当前,监管部门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的政策初见成效。据银保监会的数据,截至2019年三季度,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0.85%、11.84%和14.54%,较二季度均有所上升。

王一峰表示,未来,进一步加大资本补充的必要性增强,2020年仍将是各类银行资本补充的大年。预计未来将进一步推动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通过补充资本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基础能力,并促进中小银行提高放贷能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对于有一级资本补充需求的银行,应及早规划资本补充需求,做好投资者沟通,明确资本补充用途,做好发行成本控制,适时启动优先股发行流程;另一方面处理好资本充足性和成本的平衡,进一步做强化内源性资本积累,优化银行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大力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同时完善资本节约下的经营管理机制,实现资本效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

银行业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抗风险能力有望提升

尽管短期内宏观经济仍存下行压力,银行信贷结构向小微民营企业倾斜将使得银行风险偏好提高,不良管理承压。但目前监管积极引导银行做实不良资产管理,加大清收处置,加之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都有助于银行做好不良资产的管理,预计未来2-3年只要内外部经济环境不出现剧烈变动,银行业不良资产集中爆发、不良大幅攀升的可能性较低。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认为,2020年,商业银行整体经营环境相对平稳,监管将更加注重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而逾期等前瞻性指标正在持续转好,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提升为进一步加大核销提供了充足的财务资源,有助于降低存量不良资产。预计2020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将维持在1.85%-1.95%之间。中国银行研究院预计,2020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将保持在1.9%左右。

当前,部分区域、行业以及相关企业信用风险压力犹存,同时零售银行业务快速发展,个人信用卡贷款、消费贷款规模迅速上升,在带来收入增长的同时已积累了一定的信用风险压力。

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表示,过去几年消费性贷款发展很快,预计明年消费性贷款的占比仍将进一步提升。而个人消费性贷款的风险在今年有所增加,部分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在2019年上半年上升较多。虽然现在还无法判断消费性贷款在2020年的不良走势会如何变化,但在此类贷款快速增长、占比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需要密切关注其贷款质量的变化。

此外,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表示,银行业要重点关注五方面风险领域。一是部分民营企业现金流紧张,债券违约案例频出,信用风险有所增加;二是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依然存在;三是在房地产企业融资受限、销售资金回笼困难以及偿债高峰三重压力叠加的情形下,中小型房企的信用风险需要警惕;四是商业银行信用卡资产质量呈下降趋势,银行仍将加大管控力度;五是部分仍处于转型期的中小银行存在的潜在风险也应加以关注。

不过,银行业抗风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国银行研究院预计,2020年,我国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将达190%左右,资本充足率为14%左右,银行业将通过发行优先股、可转债、永续债等方式多元化补充资本,进一步计提拨备,持续夯实损失吸收能力。

目前银行业的整体信贷文化总体趋于稳健,在本轮政策再次引导银行加大对小微信贷投放的过程中,银行业对风险判断更为审慎,不再盲目进行扩张。同时,各家银行都在持续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持续投入,尝试通过大数据和金融科技的手段在资产管理的前中后期加强对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控信息的多维性、及时性和可靠性。随着银行风险管控手段的不断更新,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对不良资产从防控到处置都有望取得更好的成效。

敏捷转型将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日新月异的需求、颠覆性技术推陈出新、数字化和信息透明化进程加快以及人才争夺加剧。银行业传统发展路径已经过时,必须加快转型。银行业敏捷转型的成功经验显示,敏捷能够带来更高生产率、更优客户体验、更高企业价值、更快决策流程和更强员工认同。

中国银行研究院指出,银行强化敏捷反应,前台部门将金融服务嵌入商业场景,主动成为用户生活场景中的金融服务提供者,中后台部门通过嵌入式作业前移为产品服务提供协作。

具体特点有:一是借助生态体系建设,塑造金融场景,优化操作流程,推动客户关系、产品研发、条线协同与智能运营一体化建设,不断扩大客群、增强用户黏性;二是打破条线界限,以灵活组织架构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以客户需求为基准实行端对端交付;三是员工多角色自主赋能,充分激活敏捷组织潜力;四是信息共享快速,沟通畅通及时,敏捷文化深入传导;五是银行内部系统平台全面盘活,开发迭代迅速,实现去边界化治理。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其2019年中国银行业CEO春季刊中指出,银行可以通过四条路径实现敏捷转型。

一是敏捷试验小组。敏捷试验小组独立于其他业务单元或职能部门。这一模式的好处是数字化举措不受银行主流文化以及底层技术架构影响。摆脱这些约束后,创新者就能挑战极限,培育出新业务模式——类似内部互联网初创企业。通过谨慎监控,敏捷试验小组可帮助企业实现能力飞跃。

二是数字化工厂。这是最常见的路径。数字化工厂集中了企业内部数字化人才和能力,从一开始就是企业和各业务单元的合作伙伴。数字化工厂在开发新应用和创新产品的同时,还示范新的工作方式及新的试验、学习和风险承担模式,成为企业文化转型范例。

三是规模化敏捷。它是数字化工厂的缩略版,用于特定业务单元。采用这种方法,业务单元就搭上了数字化快车,可以在机器人或流程再造等领域开发相关技能。该业务单元享有自主权,开发速度也更快——直接为加速器提供资金,无须在整个组织内达成共识就可开始行动。

四是全组织敏捷。这条路径需要各业务单元和职能部门同时转型。对于“数字土著”而言,由于其技术、服务与产品交付与生俱来的数字化特点,这一路径可以说是默认选项。全组织敏捷强调产品或服务的快速开发、测试和迭代,紧贴客户需求。

编辑:高二山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