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非典”再看“新冠”疫情下的银行股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0年02月14日11:12分类:产业经济

新华财经北京2月14日电(记者吴丛司 沈寅飞)复盘银行板块在2003年“非典”时期的基本面表现以及板块走势,银行基本面受影响有限,“非典”对信贷投向影响小,金融机构信贷同比增速持续上行,银行资产质量表现稳定;受此次“新冠”疫情影响,银行业基本面边际弱化,银行板块短期估值向上弹性不足,不过相较于其他板块,银行板块的盈利水平更具稳定性,防御特性凸显。业内人士指出,人民银行逆周期调节发力,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进一步下行可期。

“非典”:银行基本面受影响有限

2003年,国内经济发展态势向好,信贷需求旺盛,银行基本面受“非典”(SARS)影响有限。

中银国际证券指出,“非典” 期间银行的资产质量未有大幅恶化主要得益于当年经济形势向好。“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003年2季度,在疫情得到控制后,3季度国内经济形势有明显的反弹。

同时,2003年国内货币环境保持宽松,监管对于受“非典”影响较大的行业和地区进行适当的信贷倾斜,也有助于缓解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的偿债压力。在“非典”期间,为缓解疫情对经济、产业带来的冲击,监管适时调整货币政策,防止信贷供给的大幅度波动,出台的政策包括了:对疫情重灾区进行信贷支持,配合财政部对民航、旅游、商贸等行业实施阶段性贷款贴息政策,对疫情期间资金临时周转困难的企业适当下浮贷款利率等。

表1:2003年“非典”期间部分货币政策梳理

措施维度

主要内容

发布文件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应对非典型肺炎影响全力做好当前货币信贷工作的意见(2003.5.19)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金融服务的紧急通知(2003.4.28)

货币供给

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防止信贷出现大幅度波动。

信贷投放目标

保持总量适度增长,保证合理信贷资金供应。

信贷倾斜

对非典型肺炎疫情重灾区和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市县,各金融机构要适当调整当地分支机构的贷款规模、存贷比例和相关绩效考核指标;配合财政对民航、旅游、商贸等行业实施的阶段性贷款贴息政策,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积极发放财政贴息贷款。

行业倾斜

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企业开发、生产和销售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保健卫生产品,促进扩大全民保健卫生消费;支持扩大发展信息通讯产品、信息基础设施、网上会议设施、网络安全设施、网络教育设施以及远程办公系统设施等开发建设,推动扩大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教育、网上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

贷款利率

对部分有市场但因受非典疫情影响、经营暂时萎缩、资金临时周转困难的企业,各商业银行适当下浮贷款利率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中银国际证券

中银国际证券指出,在监管的积极干预下,2003年“非典”期间信贷增长稳健,M2同比增速保持上行态势。从信贷投放来看,由于2003年经济发展态势向好、信贷需求旺盛, “非典” 对信贷投向影响小,金融机构信贷同比增速持续上行。数据显示,2003年2季度金融机构的贷款同比增速继续上行,且增量也明显高于2002年同期。从当时已在 A 股上市的4家银行(招行、浦发、民生、平安)表现来看,4家银行的贷款总额整体同比增速未有下行,与1季度基本持平。

从资产质量来看,在信贷支持政策出台下,银行资产质量表现稳定。通过分析4家上市银行的不良率、不良生成率、信贷成本,可以看到,在“非典” 期间以及之后的半年,除平安外,另外三家银行的不良率持续下降,且不良生成速度以及信贷成本均未有大幅提升。

此外,在“非典”发生的上半年,银行的营收未受明显影响,由于银行利润生成、风险暴露存在滞后性,下半年开始银行的营收增速有所回落,但整体净利润增速保持相对平稳,“非典”的银行盈利能力带来的影响有限。数据显示,4家银行合计营收增速在“非典” 发生期间受影响较小,2003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为53%,与1季度增速55%基本接近。 但从2003 年全年来看,4家银行的营收同比增速下行较上半年放缓至36%。

国融证券研究员贾俊超表示,复盘历次卫生风险事件出现后,银行股与病情状况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趋势。以 SARS 为例,疫情暴发前期带来的股市下跌中银行股取得了相对收益,但在疫情扰动结束后均未能跑赢市场。

“新冠”:银行业基本面边际弱化 防御特性凸显

此次“新冠”疫情发生的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环境均与“非典”时期不同。受制于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预期,银行板块短期估值向上弹性不足,行业基本面边际弱化,不过却表现出显著的防御性。

贾俊超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持续进行中,金融市场广受影响。银行股由于其显著的防御性,在疫情集中爆发市场下跌期间,银行行业表现靠前;在疫情得到控制市场出现反弹阶段,银行股表现不佳,表现靠后。

东北证券分析师刘辰涵认为,当前银行板块估值较低,防御价值较高,估值下杀空间不大。目前银行业估值为0.77倍PB,处于历史0.2%分位,历史底部位置,安全边际极强;从股息率角度来看,全行业股息率为3.9%,7只股息率超过 5%,极具吸引力。

中银国际证券指出,目前银行板块估值接近过去5年中枢水平,相较于其他板块,银行板块的盈利水平更具稳定性,因此板块短期有望跑出相对收益。

近几日,监管持续释放出维稳信号。人民银行继2月3日开展了1.2万亿元逆回购操作之后,4日、10日、11日分别开展了5000亿元、9000亿元、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累计达2.7万亿元。对于银行业来说,央行通过增加流动性投放对冲市场风险,这将促进银行负债端成本降低,对银行息差构成一定支撑,也有助于银行向实体经济提供流动性支持。

表2:2020年“新冠”疫情部分积极政策梳理

措施维度

措施内容

发布文件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成文日期:2020.1.31)

财政部发布关于支持金融强化服务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成文日期:2020.2.1)

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审计署联合发布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的紧急通知(成文日期:2020.2.7)

货币供给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

信贷投放目标

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支持力度,要保持贷款增速,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

准备金工具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2020年1月下旬存款准备金考核的容忍度。

再贴现工具

优先审批疫区内金融机构再贴现申请,不对票据类型、贴现利率、单张票面金额实行限制条件。

信贷倾斜

 

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

公开市场操作

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月3日、4日、10日、11日,人民银行分别开展12000亿元、5000亿元、9000亿元、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

信贷利率工具

鼓励银行机构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货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

贴息措施

财政部发布通知,对重点疫情保障企业贷款,在原有优惠利率信贷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按照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再贷款工具

人民银行通过专项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对名单内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中银国际证券

中信银行研究团队指出,当前,我国银行业保险业保持稳健运行,风险抵御能力较强。特别是经过长期不懈的改革开放和加强监管,近两年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初战告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韧性显著增强,抗冲击能力大幅提升,这些都对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形成支撑。

逆周期调节发力LPR有望下行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日前明确表示,要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强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空间仍然是充足的,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仍然是少数实施常态化货币政策的国家,所以,我们的工具箱是非常充足的。”潘功胜说。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将体现在政策利率调整上。在下周初,央行逆回购到期将较为集中,业内普遍预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有望下行。

中银国际证券指出,监管释放出维稳信号,以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来看,为减缓疫情对短期经济的冲击,监管未来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后续降准、降息政策有望出台。在LPR改革的稳步推进下,监管可能通过降低MLF利率的方式来引导LPR利率的下行,从而减小实体融资成本。

刘辰涵表示,疫情对中小企业冲击较大,银行积极应对不断支援,对于湖北地区一些中小企业实施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为了疏导贷款利率下行,支持实体经济,计预计2月份LPR较大概率下行。LPR下行,传导至银行贷款端,银行的息差和利润都将承压。为了促进银行有动力降低贷款利率,银行的负债成本下行也将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未来存款端利率下降,在FTP传导机制下,贷款利率更易下行。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马骏表示,要增加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小微企业的税收减免和补贴,可考虑适当降低央行基准存款利率,为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提供空间,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韩延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