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街道改革优势赋能基层疫情应对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0年02月17日17:48分类:区域经济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面对140多万常住人口,336个居民小区,包括83个开放式小区、36个村居带来的防控挑战和治理难题,南京江北新区7个街道,充分释放前期构建党建引领、精简高效、重心下移的基层管理体制,推动街道定位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等改革优势,创新724个各类型卡口、实现24小时不间断值守巡逻……有力担起了全区疫情应对的艰巨任务。

政治优势构建疫情防控高效体系

去年以来,南京江北新区启动实施街道体制机制改革,瞄准街道运行实际,确定了5方面27项具体改革任务,强化街道党组织核心地位,构建精简高效的运行体系。在本次抗击疫情过程中,新区7个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其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多元参与的防控体系高效运作。

一方面,新区以党建为引领,强化横向统筹。新区引导7个街道、81个社区发挥大工委、大党委作用,强化党组织的统筹协调能力,动员组织292个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投身疫情防控。扬子石化党委、南钢集团党委、南化公司党委等驻区大单位积极响应,普遍成立党员抗“疫”突击队,一手抓企业安全复工复产,一手抓地方疫情联防联控;人才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也通过技术支持、捐资捐物等形式广泛参与,形成了区域疫情防控合力。

另一方面,新区借力体制精简,加速纵向响应。新区街道改革后,各街道精简为“6(内设机构)+1(综合执法大队)+3(服务中心)”大部制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并坚持“一个平台指挥”,集成基层党建、综合治理、数字城管、12345、环境保护等多个模块搭建新区社会治理联动指挥云平台。疫情发生后,7个街道党工委迅速响应上级部署、成立工作专班,并依托指挥平台,快速反应指导战“疫”,将街道力量及时部署到724个各类卡口,通过大部制扁平化的统筹调度优势,为抢抓战机、抗击疫情夯实了体制机制基础。

集成优势凝聚疫情防控战斗力量

聚焦基层一线,坚持“一张清单下沉” “一支队伍管执法” 是新区街道改革的重要方向。目前,新区已公布300项行政处罚事项,下放149项服务事项,并积极探索“区属、街管、街用”,将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国土、司法等条线派驻的390余名执法力量统一编入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实现资源和力量持续向基层一线下沉,为新冠疫情防控也集聚起了专业力量。

应对疫情过程中,新区一则下沉力量、发力一线。依托下沉资源力量,7个街道将390名执法队员和新区机关下沉的干部,统一纳入街道基层防疫力量,分布到81个基层社区(村)200余个小区出入口等防控岗位,承担道路卡点车辆人员筛查、城市秩序检查维护、市场超市人流密集区秩序把控等重要任务。二则下沉干部、带动群众。新区通过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带动驻地党员群众参与,各街道和社区(村)集聚党员群众抗疫志愿者4700余人,形成了在一线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坚强战斗力量。其中,泰山街道党工委280名党员干部深入社区(村)开展“双报到”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充实到13个社区(村)防控一线,将党旗插在一线阵地。大厂街道党工委下沉机关人员近200人,实现110余个无物管小区进出口卡点全覆盖;106个党组织认领重点区域防疫工作,发动居民党员和志愿者1300余人。

精准优势密织疫情防控工作网络

在江北新区,“一张网格覆盖”已成为街道治理的突出特色。新区将辖区统一划分为992个综合网格,并结合实际成立党支部338个,党小组592个,实现党建网格全覆盖。疫情发生以来,992个“红色网格”,作为新区疫情防控的最小单元,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公里”。

新区用红色网格织就严密防控网。依托社区两委班子、民警、社工、网格员、楼栋长、党员群众志愿者等网格力量,新区个街道着力做好上门信息排查、小区出入口管理等日常任务,并探索出“五级包干”责任体系等做法,目前,已入户排查30余万户次,监督管控服务密切接触者125人。沿江街道党工委依托红色网格,带动“红色物业”等社会力量,党员志愿者先锋巡查队遍布街道60个小区大门和12个村组路口,“小喇叭”宣传队24小时接力在线巡逻,“红袖章”先锋队白加黑站岗排查。

新区用红色网格绘就爱心服务圈。隔离疫情不隔离真情,利用红色网格和党员驿站,新区以真诚服务绘就同心圆,全面做好防疫知识宣传、公共区域消毒、困难群体慰问服务等工作。葛塘街道党工委针对重点人群,发挥红色网格作用,开展“四包一”防疫服务工作,即“一名社区(村)干部、一名网格员、一名驻社区民警、一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包“一名重点人员”,努力做到隔离疫情不隔离关爱。顶山街道金汤街社区网格支部针对辖区重点居民,坚持每天电话及微信问候,并主动介入提供“跑腿”服务,帮助采购配送米油、蔬菜、药品等生活用品,在防控一线传递爱心温暖。(王彤 沈杨子)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曹梓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