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江苏民企齐心抗疫,诠释家国情怀

中国金融信息网2020年03月20日10:11分类:社会热点

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国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唱出无数中国人的心声。中国这次抗疫上演了无数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故事,在近期的调研中,两家平凡的江苏苏州民企同样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忧国忧民”的格局、胸襟、情怀与担当。

除夕期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医用防护服成为疫区最为紧缺的医疗用品之一。苏州市奥健医卫用品有限公司(下称奥健)主要生产医用手术包,供应苏南市场7成以上的一次性医用手术包。作为江苏唯一拥有医用防护服生产资质的企业,奥健做出停下全部日常生产,号召放假工人回苏赶制医用防护服的选择。

“说不犹豫,一点没有也不可能。市场经济下,我们停止生产手术包,新的供应商可能就取代了。想拿回市场,谈何容易。”奥健负责人朱元国说,“但国家有难,义不容辞,国家好,企业才会好。”

70多名奥健生产员工连夜从各地赶回,不少员工甚至除夕晚餐都没吃上。因隔离生产的卫生要求,数十位员工每天下了生产线,就被送到宾馆隔离,几十天来未见到亲人。

疫情之下,奥健一家产能有限,在工信部门的帮助下,苏州亮丽安安全防护用品公司10多位员工带上4个贴条机,无锡圣华盾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位员工带上一条生产线,来到奥健的车间,按照标准共同生产。几家可能产生竞争的企业,为了抗击疫情,走到了一起。截至3月18日,奥健已为国家收储提供8万余件医用防护服。

更令人动容的是,疫情期间,奥健将研发了13年之久的医用防护服技术与原料采购渠道贡献给国家有关部门,以便扩大全社会产能。

其实,奥健这条医用防护服生产线,平日几乎不创造价值。因为医用防护服日常需求量少,只能零星生产,但源于对非典存在问题的观察,奥健还是决定研发,并为之耗时13年,终于在2019年拿到生产资质。

这家规模不大的苏州民企成立于2002年,由朱元国、易志花夫妻创办。非典期间,从事医疗卫生行业的他们,看到了非典肆虐给社会带来的创伤,看到了我国医疗卫生存在的一些不足。2003年以来,企业无论起起伏伏,哪怕2008年生死边缘,都未丢掉医用防护服这个没有收益的副业。

“这是国家储备医用物资,用不上更好,但关键时刻必须形成产能,我们做企业的有责任考虑国家考虑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朱元国说。

调研中,我们深感家国情怀成为更多走向强大企业的价值追求。在苏州吴江,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众),这几年为诸多企业智能制造提供解决之道,在业界名声鹊起。疫情来临,博众第一时间到海外采购口罩、防护服,捐款捐物至疫区一线。“我们是做设备的,如何为国家出自己的一份力呢?大年初一董事长与大家讨论。”博众副总经理李芳介绍。

彼时全国上下口罩告急,口罩设备一机难求,市面亦缺乏设备的标准图纸。博众获悉后,大年初三从各部门抽调12位优秀工程师,花了3天3夜设计出口罩机图纸,交予江苏省工信厅,免费提供给需要转产口罩设备的企业使用。博众还利用春节空隙,从外地高价采购配件,造出十台机器,免费提供给当地转产口罩的企业,并陆续安排60人次的工程师赴各地为企业调试机器。

对于企业应有的发展理念与责任担当,博众也有自己的解读。李芳介绍,博众创立之初是博采众长、成就自我,现在是博世济众、服务大众,希望通过自己的解决方案,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进步。(钱贺进)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曹梓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