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生:疫情将加剧全球产业链本地化、区域化和分散化趋势

新华财经2020年03月22日19:14分类:宏观经济

新华财经北京3月22日电(王婧)近日,在由“北京创新科技研究所”与“国合·耶鲁全球领导力培养计划”项目办共同发起的关于“疫情影响下的世界与中国经济走向”的线上讨论直播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围绕疫情对我国制造业供应链在全球地位的影响进行了阐释。他认为,疫情将加剧全球产业链本地化、区域化和分散化的趋势。中国制造业应注重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受疫情影响比小的国家去,通过原产地多元化和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方式来发展新型外贸模式。他同时表示,疫情后,中国新兴的经济中心,很可能会是以武汉为核心辐射到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的区域。

由于短期内受疫情影响较大,国际产业链的重新布局和分工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中国供应链已经是世界制造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疫情一度使得中国制造业几乎停摆,对全球供应链产生直接影响。

零点有数与新沪商联合会、大商学院近日联合发布的“全球供应链受疫情冲击”专项监测显示,境内、境外、跨境物流均存在不畅;全球供应链受冲击国家与中国主要贸易伙伴高度重合;互联网和数据智能技术在企业自救方面正发挥关键作用等。

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作出了巨大努力,成功控制新冠病毒的代价是经济活动放缓。张燕生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一季度,对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内在原因,消费、服务和与人际相关的产业受到重创。从二季度开始,随着疫情在除日本以外的G7国家的进一步蔓延,欧美经济无疑将受重创。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也将凸显。

“疫情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影响,最核心的表现是带来的结构性转变。”张燕生直言,“疫情后,从供应链角度讲,会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

张燕生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产生的积极影响令人欣喜——代工贴牌的外贸大幅度下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的外贸大幅上升;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产品受到重创,高端产品大量涌现;汗水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式微,创新驱动的模式日益凸显。这些均是疫情后供应链恢复和稳定的有力支撑。

“疫情将加剧全球产业链本地化、区域化和分散化的趋势。”张燕生认为,“对中国而言,制造业中代工的部分会更多的被自主创新所替代。应该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受疫情影响比小的地方,通过原产地多元化和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方式来发展新型外贸模式。”

张燕生同时表示,疫情后,中国新兴的经济中心,很可能会是以武汉为核心辐射到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的区域。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