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营商环境的升级密码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梳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发现,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各地几乎都将“优化营商环境”列入重点工作之一。特别是疫情过后,如何确保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政策落地,成为各地思考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紧扣打造“全省营商环境建设最优城市”目标,突出“五最五优”标准,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营商环境建设成效显著。最新的全省考核中,营商环境指数排名由2018年的全省第12名,提升到2019年的全省第3名。企业的感受、经济的突破,折射出宿迁的改革探索,正助力当地形成更为优质、行稳致远的营商环境,为城市形成更加强大的长远竞争力夯实基础。

重商亲商氛围日益浓厚

近期了解宿迁企业复工情况时,我们听到企业负责人说的最多的词是“感谢”,感动于当地政府与他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京东云小镇项目一期工程是宿迁湖滨新区的重点项目,近期复工时,周边城市的工人回不来,工程建设方焦急万分。宿迁市旅游服务业招商局了解后,打了4次报告,协调出6辆小轿车和1辆商务车,把30多名工人从周边接回,在医院确认工人健康后,才把他们送到工地。得知工地缺乏口罩,无法复工,该局又多方协调,帮助工程建设方购买5000只口罩,解决了企业复工之忧。

这次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考验,如何让企业吃下定心丸,检验着各地营商环境的成色。

2月15日,宿迁市在全省率先召开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推进会,开展“四帮四送”助企活动,打出“宿迁惠企16条”“依法护企暖企10条”“外贸宿10条”“惠企招工宿6条”等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宿豫区开办乡镇“巡回招聘会”,组织区内重点企业深入陆集、大兴等乡镇“送岗到家”,达成就业意向1000余人,帮助区内部分企业缓解缺工问题。

“企业岗位送到家门口,我们不出镇就能找到工作了。”宿豫区来龙镇龙西村居民王荣香说。她与旭派电源有限公司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将从事上板工作,工资可达4500元/月。

至2月24日,宿迁规上工业企业100%复工;2月26日,列统的农业重点企业100%复工;2月27日,结转续建农房改善项目100%复工……

去年初以来,宿迁提出建设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开启“刀刃向内”的改革,重商亲商氛围日趋浓厚。

“我们二期项目从审图到获得施工许可仅用8天,这是我做项目以来见过的最快办理速度。‘宿迁帮办’名不虚传,‘宿迁速度’令人赞叹!”年前,天合光能(宿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连荣介绍天合光能二期项目时深有感触地说。

宿豫区行政审批局数据显示,疫情期间,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共受理企业复工复产诉求28件次,企业群众满意率100%。

2019年,宿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成效明显,最新全省营商环境参评的11项指标中,宿迁有4项指标排名进入全省前三。

突出“五最五优”标准向难处发力

营商环境改革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也有一些地方营商环境改革,仅是简单转发上级相关方案或是政策堆砌,缺乏科学筹划;或是制订的措施针对性和科学性不强,导致政策在实践中“短路”。

为了让改革更加科学、精准、务实,宿迁邀请第三方机构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寻找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难点,在调研中查问题、找差距,撰写形成《宿迁市营商环境评价研究报告(2019年)》,为深刻分析和改进提升营商环境提供参考。

针对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宿迁提出坚持“五最五优”工作标准,构建“1+2”制度体系,打造细水长流的优越营商环境。“五最五优”,即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群众满意度最高,政务环境高效优质、市场环境开放优越、法治环境规范优先、社会环境亲商优容、配套环境完善优良。

宿迁建立了以《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为统揽,以《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宿迁市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试行)》为配套的“1+2”制度体系,将全市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制定,由应急性举措向制度性创新转变、由平面化服务向立体式服务转变。

《宿迁市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试行)》明确了政商交往界线,既解决“不想”的问题,也解决“不敢”的问题,让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放下思想“包袱”,与企业家大胆交往,做到联系工作“等距离”、服务企业“零距离”。

宿迁健全了市、县(区)领导班子成员和部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机制,做到“一个重点项目、一位联系领导、一个服务团队”。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参加企业家座谈会,针对企业反映的个性问题,采取“一企一策”方式推动解决。

将营商环境建设具体内容细化为21个一级指标和98个二级指标,明确到17个责任单位和49个协办单位,将各项要求落细、落实、落地,全市营商环境改革落地有声,一步步从体制机制上破解企业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这一年,开办企业方面,市场监管局在全国先行试点“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改革,建立“全链通”审批平台,实现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完成。

不动产登记方面,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参与“城镇全覆盖不动产权籍调查示范”和“不动产登记共享相关部门信息”2项国家级试点,全国不动产信息集成共享现场会在宿迁召开。

信贷核发方面,地方金融监管局和人行、银保监分局推动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银行机构贷款规模首次突破3000亿元,线上融资平台融资响应时间缩短至0.57天,位居全省第一。

纳税方面,税务局大幅精简办税资料,70种证明类资料不再需要报送,148个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办理破产方面,法院制定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12条措施”,在全省率先建立企业破产府院联动机制、法税协作机制,全年审结破产案件87件,化解不良资产36.54亿元,盘活市场资源14.74亿元。

信用创建方面,发改委着力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宿迁信用监测全国排名由去年初的第48位上升至去年末的第10位。

营商环境的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9年,宿迁经济稳中向好,经济增速居全省第2位,多项指标实现历史新突破:全面小康实现度突破90%、达到92.5%,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达到3099.2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达到6284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达到30614元。

谋长远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近期,全国各地密集召开营商环境建设大会,都在想方设法提升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绝非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是经济和产业转型的新要求,需要推向纵深,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

3月10日,宿迁市召开2019年度全市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3月26日,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暨“放管服”改革推进会,提出“瞄准更高的要求、拿出更实举措,真正让良好营商环境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以良好的营商环境为看家宝,让宿迁成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热土”。

——聚焦便利化,打造更具效率的营商环境。宿迁将进一步推动行政效能再提升。一是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以“放管服”改革为牵引,推广“信用承诺+容缺办理”机制,整合提升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探索推行“一窗受理、套餐式办理”模式,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审批事项时限再减少30%、材料再减少50%。持续深化“不见面审批”改革,大力推进电子证照互认共享体系建设,重点推行涉企行政审批服务全程网上办,切实打响“宿速办”品牌。二是推动惠企政策快落地。立足帮助企业渡过当前难关和实现长远发展,加强各类惠企利企政策梳理和集成运用,抢抓时间窗口期,尽快把惠企措施送到企业手里,绝不能让好政策成为“抽屉政策”“空头支票”。特别要深入实施“减费降负”提升行动,编制实施涉企收费目录,保证目录之外无收费,同时落实好疫情期间延期缴纳税款、缓缴社会保险费、减免企业税收等政策。三是推动要素保障降成本。建立健全“政银担”合作体系,全面推广“宿易贷”等融资服务模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疫情期间,对企业到期贷款要采取展期、无还本续贷等方式予以支持,不得抽贷、断贷、压贷。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优化完善水、电、气、热、网络供给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

——聚焦法治化,打造更加公平的营商环境。宿迁将坚决依法行政。一是特别要以国家信用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在建设诚信政府上下功夫,在守信践诺上做表率,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说话不算话”等现象,确保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保持全国前列。二是严格规范监管执法。健全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确保“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部门覆盖率达100%。三是维护市场主体权益。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突出抓好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查处各类侵权违法行为,努力创成“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深化“平安宿迁”创建,坚决严惩破坏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聚焦规范化,打造更加亲和的营商环境。宿迁将着眼“为”字,主动作为、积极有为。一是特别要开展好“四帮四送”助企活动,市级领导班子带头深入企业帮助解决问题,各级干部主动跟进做好帮办服务工作,组建一批专业能力强的服务专班,常态化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二是着眼 “责”字,敢于担责、履职尽责。特别是对于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少说不说“不好办”、多想多教“怎么办”,少说不说“你们办”、多想多说“我来办”,决不能“甩手隐身”、一躲了之。三是着眼“优”字,服务优质、业绩优秀。各级干部须紧跟企业需求和群众期盼,加强对新政策、新知识的学习研究,及时弥补知识盲区、能力短板,以过硬的能力水平、精湛的业务素质,创出优秀的服务业绩,真正成为服务发展的行家里手。(钱贺进)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