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迅捷:中国万亿级城市八大特征分析

编者按:当前,我国面临着推进疫情防控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紧迫任务。新华社新华金融信息交易所协同全体会员单位和优秀的数据服务商,共同推出“提振经济• 中国数据产业在行动”大型公益性数据服务活动,联合发布各类经济社会数据分析报告,内容涵盖宏观经济数据分析、细分产业数据分析、金融数据分析等,为启动经济引擎提供量化判断和指引参考。《国信迅捷:中国万亿级城市八大特征分析》由国信宏观经济与房地产数据库研发制作并联合新华金融信息交易所发布。

第22期_副本.png

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的核心,是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创新的重要高地。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和开放水平的稳步提升,我国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创造了全球第一人口大国的发展奇迹。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经济更是蓬勃发展,核心城市的头部效应不断增强,人口、产业、资本更多向这些城市聚集,万亿级城市不断扩容,是我国经济的发展实力与潜力的印证。

1-万亿级城市个数变化情况.png

万亿级城市是指我国大陆地区年度GDP规模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的城市。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共有17座城市入围万亿级城市行列,比2018年增加1个,比2015年增加7个。这17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佛山、成都等17个城市。

对比分析17个城市的相关指标,有八大特征:

一、经济综合实力较强,但区域分布不均衡

在经济规模与区域影响力上,这些城市都有着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2019年,这17个城市的GDP累计达31.32万亿元,占全国GDP的31.6%。GDP超万亿,直接体现的就是一个城市的经济综合实力。较强的经济综合实力,意味着这些城市在争取国家政策、汇聚资金、人才、项目等市场资源上有更大的优势,同时也是区域实力的直观表现。

2-万亿级城市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比较.png

根据城市综合实力可将这17个城市分为四个梯队。其中,上海、北京处于第一梯队,GDP规模均超过3万亿,为知名国际性大都市;深圳、广州为第二梯队,突破2万亿,与北京上海构成国内公认的一线城市,也属于国际大都市,但影响力略弱于上海和北京;重庆尽管GDP规模已突破2万亿,但由于人均GDP规模仍较低,与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天津、南京等6个处于第三梯队,经济综合实力基本在1.4万亿~2.4万亿之间,与一线城市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影响力方面,基本是国内的区域中心城市;宁波、无锡、青岛、郑州、长沙、佛山则处于第四梯队,最近三年刚刚突破万亿,有着省会或沿海等区位优势,发展潜力较大,但同时也面临着7个9000亿级城市的激烈挑战。

从增速上看,长沙增速最快,增长8.1%,南京、成都次之,增速均7.5%以上。天津、苏州增速相对较慢,低于6%,主要是受产业转型升级和外贸出口压力加大的影响所致。

区域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占比超过2/3。从行政分布看,除4个直辖市外,其余13个城市分布在8个省份,其中江苏和广东城市数量最多,均为3个,浙江为2个,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则各有1个。从行政大区看,华东地区入围城市数量最多,达到7个,华南和华中次之,均为3个,华北和西南各有2个,东北和西北地区尚无城市入围。从城市群看,这17个城市中有13个位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城市群内。

二、产业结构差异较大,“无工不强、无商不富”仍是硬道理

在产业结构上,万亿级城市完美地诠释着“无工不强、无商不富”的硬道理,但不同城市间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5个城市第三产业十分发达,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均超过65%,特别是北京,高达83.5%,这些城市的第二产业比重均未超过32%。

3-万亿级城市产业结构比较2019.png

而佛山、宁波、无锡、苏州、重庆等5市的二产则更为发达,二产占比超过40%,特别是佛山达到56.2%,这类城市的第三产业占比均低于55%。其余6个城市则介于二者之间,第二产业比重在35~40%之间,第三产业比重在55~65%。

不同城市产业结构的差异背后,实质上是各城市发展路径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比如,苏州、无锡和佛山3个市之所以能够从地级城市中脱颖而出,其主要原因就是能够抓住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的产业转移机会,重点发展工业是其成功的重要秘诀。而重庆之所以三产占比不高,主要原因是其发展阶段仍是以工业化为主,服务业提升仍有待城市综合实力特别是人均水平进一步提升后方可实现。

三、经济辐射作用明显,“溢出效应”开始显现

万亿级城市对我国经济驱动和辐射作用日益凸显。这些城市在国际或国内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头位置,引领着产业发展的方向。近几年,这些头部城市的溢出效应逐渐增强,带动着更多地区的协同发展。

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17个城市的GDP总规模占全国GDP的比重先增后降,这从某个侧面表明这些城市的“溢出效应”开始大于“虹吸效应”,以中心城市为引领、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协同发展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4-万亿级城市GDP规模占全国GDP的比重.png

四、常住人口规模不断增加,人口占全国比重持续上升

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头部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强,常住人口规模总体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也稳步提高。2019年,17个头部城市常住人口总量达到250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17.9%,比2018年提高0.2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

5-万亿级城市常住人口变化情况.png

分城市看,多数城市常住人口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北京、上海和天津在某些年份出现人口下降现象。特别是北京,受劳动密集型产业疏解与外迁影响,2016年以来连续4年出现常住人口出现小幅下降;上海则在2014年和2016出现下降,其余年份均保持增长;天津则受2015年滨海新区安全事故影响在2016年常住人口出现小幅下降,随后保持缓慢增长。其余城市则保持持续增长。

五、多数年份房地产投资增速低于全国,投资依存度存在明显差异

2019年,17个万亿城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7587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36%,比上年减少0.2个百分点。从增速上看,17个城市投资同比增长9.2%,增速比全国低0.7个百分点。从历史上看,只有2014-2016年3年间这些头部城市的整体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年份均慢于全国平均水平。

6-万亿级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增长情况.png

从投资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看,2013年到达谷底,为32.8%,随后随着企业经营战略向一二线城市转移,该比值持续上升,至2016年达到峰值37.8%,随后在三四线城市棚改等去库存政策的带动下,头部城市投资占比再次缓慢回落,与2016年峰值相比,2019年头部城市投资占比比2016年低1.8个百分点。

7-2003到2019年万亿级城市房地产投资占全国投资比重.png

分城市看,17城市投资额均在千亿以上。其中,重庆、上海投资完成额超过4000亿,北京、苏州、杭州、郑州、广州、深圳等6城市投资额在3000亿以上,武汉、天津、成都、南京、佛山等5城市在2000亿以上,其余4个城市则在2000亿以内。从增速上,青岛增速最快,超过20%,无锡、北京较慢,出现小幅下跌。

从各城市房地产投资的依存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地区生产总值)看,存在一定差异。北京、上海、深圳、无锡依存度较低,不到12%。而郑州和杭州的依存度较高,超过20%,特别是郑州达到28.9%,表现其对投资的依赖程度偏高,需要通过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来优化GDP结构。

8-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2019.png

六、商品房销售面积占比继续小幅回落,城市间分化明显

2019年,16个万亿万亿级城市共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33403万平方米(武汉尚未发布此数据),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9.5%,比上年减少0.5个百分点。从增速上看,16个城市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8%,降幅比全国大2.7个百分点。

9-万亿级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全国比重.png

分城市看,城市间分化明显,差异较大。北京、天津、深圳、苏州、无锡等5城市保持增长,其中北京、天津、深圳增速超过10%。其余11个城市均出现下跌,其中宁波跌幅最大,下降11.3个百分点,其余城市跌幅均为个位数。

10-万亿级城市201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png

七、土地出让金持续增加,占全国比重基本稳定

根据国信房地产信息网土地市场库的数据,2019年,17个头部城市土地招拍挂成交金额再创新高,达27353亿元,占全国土地招拍挂总成交金额的比重为38.55%,比2018年提高0.03个百分点,保持基本稳定。

分城市看,除深圳、长沙、无锡、佛山外,多数城市土地出让金均超过1000亿元,其中杭州最高,达到2800亿以上,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苏州、武汉、重庆等7城市成交价款也在1500亿以上。土地出让金的持续增加既体现了头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价值的提升,也为这些城市加速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提供了较好的经济基础。

11-万亿级城市土地招拍挂收入2018到2019.png

八、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地区差距有所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不同城市的收入差距仍有扩大趋势。2019年,17个城市的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分层,北京、上海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万元关口,苏州、杭州、广州、宁波、南京、深圳、无锡则处于6-7万元区间,佛山、长沙、青岛、武汉等4城市位于5-6万元区间,天津、成都、郑州则位于4-5万元区间,重庆在17城市中最低,不足4万元,仅为37939元。

12-万亿级城市居民收入比较2019年.png

从城市间的收入差距来看,由于2013年城乡居民收支调查制度进行了调整,前后数据口径不可比,我们仅以2014-2019年6年间的数据来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城市间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在不断增大,收入极差由2014年2.37万元提高到2019年的3.59万元。相对收入差距在个别年份出现小幅下降,但整体仍保持小幅上升态势。城市间的收入分布更加发散,城镇居民收入的标准差由2014年7066元提高到2019年10773元,离散系数则由0.1813提到到0.1851,保持小幅上升。

展望2020年,由于大城市对人口流动依赖性更强,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对这些城市的短期影响相对更大。但与此同时,这些万亿级城市有着更加雄厚的产业基础、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较高的收入水平,随着疫情形势的持续好转,会明显早于其他城市走出困境,具有更强的韧性。2020年,万亿级城市数量将会继续扩容,福建、安徽、陕西3省有望实现万亿级城市零的突破。


免责声明:

新华社新金所协同全体会员单位发起的“提振经济中国数据产业在行动”公益活动,旨在聚合数据力量,发布新金所会员单位研发的各类经济社会分析数据,为启动经济引擎提供量化分析和指引参考。本所所发布研究成果不作为投资依据,不作为任何法律上或情理上的依据和凭证,对所提供信息数据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责任。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