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盘活”知识产权“撬动”创新价值

知识产权是人类对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被誉为“无形资产”。对于迈步转型升级的创新沃土而言,知识产权亦是一种战略资源,布局国际市场、导航产业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征程上,苏州工业园区不断激发知识产权的潜力,用无形资产“撬动”创新价值。

全面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大保护”“快保护”

扎根园区十几年,思必驰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拥有知识产权近1200项,其中专利900余项。“专利申请、资源整合、战略规划、控制成本、创造价值,我们从零开始做知识产权。”据思必驰有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布局已从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提升,致力于形成创新能力、专利分析能力、专利识别能力、再造能力。“知识产权是创新型企业极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企业实力的象征。保护知识产权,不仅能保护企业科研成果不被侵犯,还能提升企业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苏州国际科技园是园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主阵地,伴随着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落户,它的载体功能更趋完整。作为国家级的知识产权平台载体,该中心面向全市提供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协同保护。今年3月,中心启动2020年度首批快速预审服务备案主体申报工作,通过保护中心预审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可以进入快速审查“绿色通道”,授权周期将大幅缩短,目前已有200余家园区企业成功备案。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率,加速创新成果“专利化”,企业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快速占得先机。

依托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园区打通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交易等全链条服务,区域知识产权“大保护”、“快保护”得到全面提升。

知识产权创新运营为产业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知识产权已成为影响一个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园区的知识产权工作已取得十分亮眼的成绩,下面这些数据就是最好的印证:2019年全年,园区PCT专利申请1134件,发明专利申请7453件,发明专利授权1902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162.28件,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手握丰厚的“无形资产”,如何转化为产业发展的“蓬勃动力”,这其中知识产权运营的作用不可小视。园区依托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面向三大新兴产业,打造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开展知识产权预警、专利池构建、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和竞争态势分析等工作。通过专利导航,园区不仅找准了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制高点”“着力点”“突破点”,也描绘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清晰轨迹。

知识产权为产业发展“智能导航”,也能给企业带去“真金白银”。2019年园区联合金融机构开发金融创新产品“知识贷”,进一步推动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从事全自动化中药调剂设备生产的信亨科技拥有各类知识产权160项,通过园区“知识贷”,公司一次性解决了300万元的资金缺口。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巧妙地破解了科技中小企业常常面临的“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窘境。

强强联动吹响知识产权服务“号角”

4月中旬,一场围绕科创板上市企业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的主题沙龙在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举行,标志着园区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正式开启。

微信图片_20200514103501

每年的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它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01年设立,旨在促进各界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为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及宣传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园区知识产权局联合多方力量,依托园区知识产权服务联盟,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推出授课、沙龙、参访、企业交流等形式丰富的活动,从企业、产业、政策、区域等角度,探讨与推进园区知识产权工作向纵深发展。

为打通知识产权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园区还整合国资载体、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于2019年底成立苏州工业园区知识产权服务联盟,致力于在知识产权培训服务、代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商用化服务、咨询服务等六大领域提升服务品质,活跃园区知识产权服务氛围,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保驾护航。

2019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江苏自贸区,其中苏州片区60.15平方公里全部坐落于园区。围绕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等不同环节,园区正不断完善政策和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助力企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唐晓雯 王梦菲)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曹梓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