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戏进景区”“创作到景区”“融合在景区”——文化赋能 河南洛阳旅游再出发

新华财经郑州5月21日电  5月19日,“5.19”中国旅游日“传承发展,文旅融合”系列活动在河南洛阳栾川县重渡沟景区举行。活动期间,洛阳市组织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全省文旅大会精神,部署落实栾川模式再出发、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作为此次活动的亮点,“带戏进景区”“创作到景区”“融合在景区”系列活动同时启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将深入挖掘洛阳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带戏进景区”,为游客营造别样的文旅体验

5月19日晚,由河南省豫剧三团演出的现代豫剧《重渡沟》在重渡沟景区演出。这部曾获国家文华大奖一等奖、讴歌马海明先进事迹的优秀剧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到场观看。

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当下,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到此一游”,更喜欢深度游带来的个性化、差异化体验。此次启动的“带戏进景区”活动,旨在深入挖掘、传播洛阳特色文化,丰富旅游业内涵,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文旅产品。围绕“传承发展,文旅融合”这个主题,洛阳市精心组织十个剧团送戏到十个景区,百名艺术工作者进入景区开展演出创作,千名导游参加志愿活动。一大批艺术名家深入景区,向外地游客宣传展示洛阳的历史文化,同时拓展了文化惠民的范围,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创作到景区”,打造景区文化IP

在传统旅游市场中,游客能看到的基本上是单纯的自然风光或者人文再造景观,这些品类以单纯的静态或动态为展现形态,虽独具特色,但也难免趋向同质化和单一化,无法将游客留住。对此,洛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刘联合表示,一部好的剧目,一场好的演出,不仅给人以艺术熏染、情操培养,更能带动剧目中所涉及的地域文化经济发展,衍生出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创作到景区”的形式,洛阳市众多艺术家将深入基层,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激发创作灵感,收集整理创作素材,编创剧本,将洛阳秀美的山水风光浓缩在舞台上。通过创新戏曲形式,筛选并提升民间艺术的本土艺术元素,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进行设计,打造景区特色文化IP,对山水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整合与融聚,赋予旅游产品新的内涵,形成具有时代审美与精神价值的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产业更高层次的发展。

融合在景区,为文旅全面发展添活力

为降低疫情影响,栾川通过打造乡村无门票景点,推出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将豫西乡村的风土人情、特色美食、田园风光奉献给广大游客。推动景区度假区提档升级、建设特色文旅小镇、加快文化资源创新利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等方面下功夫……栾川旅游模式鲜明,思路清晰。

今年“五一”假期,洛阳市旅游业全面复苏。数据显示,栾川精品民宿受游客热捧。其中,重渡沟景区32家已开放精品民宿平均入住率达到95%以上。倒盏村、红山欢乐谷、新安县樱头沟、土古洞、卫坡古民居、洛邑古城、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庄子山村田园综合体、陶湾康养小镇运动休闲度假区等沟域经济和特色文旅产业集聚区域接待数据喜人,为洛阳市文旅全面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增长点。(孟山、余东丰)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