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天宇:建议为中小银行搭建“抱团取暖”的平台

新华财经北京5月23日电(记者刘芳、王晓燕、丁雅雯) 新冠疫情推动了数字金融服务的迅速发展,中小银行因受区域经济增速放缓影响较大,出现了增长乏力、不良明显上升等现象。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银行董事长王天宇建议从监管层面或行业协会层面,为中小银行搭建“抱团取暖”的平台,通过加强信息交流、业务合作等方式,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共赢。

目前,我国银行业发展正迈入4.0时代,其定位不仅仅金融服务的提供者,还是金融生态圈的缔造者,开放银行的建设者。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中小银行正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以跟上银行业整体发展方向和步伐,以突破经营发展面临的困境。

王天宇认为,中小银行深耕当地,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其数字化转型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意义重大。

不过,当前,中小银行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识别、云计算、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推动管理提升、业务转型、严控风险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中小银行还存在一些制约。

一是监管政策不明朗。王天宇表示,银保监会几次发文鼓励银行业加强科技应用,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提高线上金融服务效率,提升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但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并未出台较为明朗的监管政策,导致中小银行探索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徘徊不前。例如《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0〕15号)中鼓励商业银行“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探索运用视频连线、远程认证等科技手段,探索发展非现场核查、核保、核签等方式”。但通知中未明确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化方式进行客户身份识别、线上营销和客户服务的相关标准,导致中小银行无法在视频身份核验、在线便捷化一类户开户、远程认证、金融产品在线购买等领域进行有效创新。

二是数字金融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王天宇认为, 中小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需要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客户数据进行有效处理。数据本身是中性的,但不合理运用将会引发各种风险甚至犯罪。由于我国金融科技发展迅速,与数字金融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导致监管机构无法准确把握监管与创新的平衡,使得中小银行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数据安全管理、数据规范运用等方面捉襟见肘。

就此 ,王天宇建议:

一是适度放宽对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监管。王天宇认为,监管机构对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应持包容、开放的态度,并密切关注其发展中的问题,强调合法经营和规范发展。应放宽对于现场核查、核保、核签的硬性要求,鼓励中小银行充分运用远程视频、OCR、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等金融科技手段完善客户多元化身份认证体系,利用互联网科技手段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体验;其次,监管机构应在中小银行的金融服务创新上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允许其结合客户行为习惯和本土金融环境探索视频远程验证替代线下面签的可行性,解决信贷需求线上全流程申请、I类银行结算账户远程开户以及金融产品在线购买等问题,为客户提供更高效且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

二是完善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王天宇建议,明确数据采集机构不能收集的数据及须经信息主体同意才能收集的数据范围,为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制度保障,保护借款人合理合法的信息权利。应由政府主导,订立数据管理标准,建立集中的数据管理平台,在平台内支持中小银行数据共享,加大客户违约成本,强化社会诚信,最大限度地保护各方参与机构的利益并及消费者隐私。

三是搭建交流平台。王天宇建议从监管层面或行业协会层面,为中小银行搭建“抱团取暖”的平台,通过加强信息交流、业务合作等方式,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共赢。

编辑:胡玉婷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