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南京创新周发展观察:集聚产学研优势创新资源 建设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

在南京创新名城建设中,江北新区集聚高校院所资源优势,支持人才团队持大股,形成了一批市场化的、“老母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其中,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先进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所以特种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变革性成型加工技术及装备、前沿高分子材料为研究方向,定位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关键环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为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技术支撑,构建促进产业技术研发与转化的创新生态体系。

立足创新名城新材料产业根基 依托高校实验室科研积累

新型研发机构是产业和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科教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载体。2018年1月2日,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项目经理李光宪及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核心团队三方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先进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正式落户江北新区研创园。研究所致力于集聚全球顶尖创新资源,攻克面向行业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打造全球先进高分子材料创新的策源地。

近年来,江北新区集聚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区叠加”的政策环境优势,大力支持高校人才创新创业,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厚植扎根的沃土和成长的养分。“作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下属的专业技术研究所,研究所和母体单位共同在江北新区积聚发展势能,助力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研究所执行所长吴宏说。

作为四川大学与江苏产业积极对接得出的成果,研究所充分依托川大高分子学科和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新材料领域的科研成果积累。前期,研究所在超临界流体发泡、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挤出、柔性高分子3D打印制造等行业共性、变革性加工技术方面高标准遴选出10多个技术先进项目,实现多家科技型企业孵化。

目前,研究所多个项目已完成中试产业化,基于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开发的5G通讯用透波新材料经华为公司试用测试合格,开发的3D打印柔性高分子材料(TPU)成功用于糖尿病矫正足垫、医用手术导板等领域并出口到欧洲。2019年,研究所承担了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基于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新一代增材制造及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现已建成国际先进的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料成套生产装备,开发的热塑性复合材料也已供部分航天航空领域客户使用。

打通科研成果转化壁垒 加速孵化企业“金蛋”

科研成果“成”在实验室“熟”在市场,如何有效破解科研与产业“两张皮”,打通科研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是新研机构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所在发展过程中,力求做好科研成果转化三件事,明确在企业孵化过程中承担的三种角色,实现科研成果变为有竞争力的产业。

——做好三件事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完善收益分配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所坚持“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商品”发展理念,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成果资源储备优势,瞄准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采取核心技术团队持大股的激励措施,完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科研人员科技转化成果的积极性,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动力,最终实现“科技创富”。

打通产业创新链,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发展。研究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填补上游基础研究和下游企业产品生产之间创新链的缺失,实现从源头创新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快速转换,吸引更多的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形成以市场决定创新的机制。同时,研究所通过承办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核心企业高端交流对接会,全面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媒介化打通产业链的创新链。

建设工程化试验验证平台,加快市场化转化进度。通过建立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工程化试验装置、开展工程化“工艺包”开发,研究所将充分验证后的技术交付给市场,有效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承担三种角色加速企业项目孵化

通过平台项目孵化的形式,研究所已成功孵化高科技技术企业10家。在项目孵化帮扶方面,研究所用“领路人”“店小二”“保姆”三种角色来诠释自身定位。

一是当好领路人,明确项目发展方向。研究所建立了由高校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和行业领军企业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在项目实施前充分对技术创新性和市场趋势进行专业咨询和指导,避免闭门造车。

二是当好店小二,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团队。研究所充分利用平台资源、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各级政府的人才引进扶持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入驻项目团队。

三是当好保姆,做好综合服务。在项目实施前期,研究所在场地、研发设备、投融资等方面给予最大的综合服务,帮助项目在早期能尽可能轻装上阵,减少固定资产投入。

三种角色助力孵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研究所所孵企业均已进行市场推广和实现销售收入。其中,南京特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是研究所孵化的企业之一,公司带头人杨杰教授被誉为国内聚苯硫醚特种高分子材料产业化第一人。该公司研发的聚苯硫醚热塑性复材挤出技术与制品,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能够满足航空航天、军工对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需求。2020年,该公司被认定为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集聚专业人才要素 打造新材料技术转化平台

创新驱动,人才先行。作为“产学研用”多方融合发展的典范,新型研发机构能广泛获取高校人才资源,同时还能有效突破高校体制制约,集聚多方资源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近年来,研究所所在的省产研院坚持将人才作为“种子”,将专业研究所作为“土壤”,结合政策环境和专业化服务“好气候”,全力打造一支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的产业技术人才队伍。

——重视人才培养 成立高分子材料学科专家队伍

2019年11月,省产研院发布“集萃人才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专业研究所与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集萃(JITRI)研究生”,一方面加强专业研究所人才团队建设和项目联合攻关,另一方面促进合作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也帮助地方园区引进优质人才。

作为省产研院与四川大学合力共建的新研机构,研究所在实施JITRI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创新元素,积极探索联合培养人才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沟通与协调机制”,形成研究所与高校共享优势资源、共研领先技术、共抓人才培养的工作局面。通过“一个平台、两个导师”的培养模式,实现研究所与高校之间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合作共赢。

一个平台,即研究所利用依托建设单位平台的优势,根据研究所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将四川大学高分子学科的专业优势与研究所的产业应用优势相结合,成立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双创示范基地,打造人才招聘和培养平台。

“两个导师”则是指“学术导师+产业导师”联合培养模式。学术精于理论,产业注重市场。在人才培养上,研究所注重学术与产业相结合,在有高校学术导师的同时,发挥研究所高端人才优势,聘任产业教授作为合作导师。两类导师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打造复合型产业人才。

除了在培养模式上充分激发人才潜质,研究所还不断加大奖学金、科研资金的支持力度,让更多高校人才“新鲜血液”注入机构。为吸引高校优秀生源,遴选高质量人才,研究所积极争取各类人才政策,在四川大学设立集萃研究生奖学金,鼓励在校研究生申请集萃研究生计划,优先支持集萃研究生毕业后来研究所就业创业。

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推行人才政策,目前研究所已培养集萃研究生37人。其中,张博文是四川大学材料工程专业2019级研究生,同年经申请遴选成为一名集萃研究生,在四川大学开展课程学习的同时,还参与了研究所轻质化材料项目的开发工作,这种安排使他很快适应研究生的学习状态,真正做到边学边研、以研促学。

同时,研究所充分利用四川大学高分子学科人才队伍、国际合作平台资源优势,集聚了一批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忠、王琪领衔的高端人才。其中,王玉忠院士是有机高分子材料专家,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功能化与高性能化及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在阻燃材料、生物基与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究上均取得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王琪院士主要从事聚合物基微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微型加工、3D打印、固相力化学加工新技术和新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多项研究成果已实现产业化。

——明确发展定位 支撑新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

与传统事业单位属性的科研院所不同,新型研发机构是不像高校、不像科研院所、不像企业、不像事业单位的“四不像”机构。这种定位让新研机构不受限于某一种机构形式,朝着综合各类机构最有益、最优惠的方向发展。

“未来,研究所将自己主要定义为新材料领域孵化企业的平台,在新区建设‘两城一中心’主导发展方向基础上,加速科技型新材料类企业集聚发展。”吴宏说。

新材料类项目一般创新周期长、投资风险高,研究所孵化的企业大多数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自我造血能力还不强,企业在贷款融资方面普遍具有强烈需求。在南京市科技局、金融监管局的帮助下,研究所正在积极接洽和推进“宁科贷”、南京银行科技金融贷款等工作。“基于研究所在企业孵化上遇到的问题,我们希望政府能更加明确划定新研机构奖补资金使用范围,同时希望政府研究出台指导政策,明确新研机构核心团队到位注册资本金、新研备案和运营绩效奖补资金可用于持股孵化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实缴,帮助孵化公司培育壮大。”吴宏说。

未来,研究所将进一步围绕“全球视野,创新为要,市场机制,人才为本”发展战略,更加注重汇聚全球本领域各类优质创新资源,致力于建成具有市场化机制、可持续发展的一流高分子先进材料技术中试放大和落地转化的平台、高新企业高效孵化和成长壮大的基地,成为支撑和带动国内和区域高分子材料及相关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中心。(沈杨子 张凯畅)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