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五年实干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靶向品质“新主城“改革创新再出发

6月24日,南京江北新区成立五周年暨高质量发展大会成功召开。2015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南京江北新区。五年来,新区聚焦“三区一平台”战略定位,积极投身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固投等主要指标实现翻番,综合实力跃居19个国家级新区第6位。

深化改革释放发展动能

破除体制机制藩篱,江北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大部制、综合性、扁平化”的机构设置,是新区实现“精简高效”“运转协调”的保障。2019年4月,新区在“大部制”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推行街道体制改革,推动街道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工作模式由条线零散式向块状集成式转变,将资源下沉到百姓身边。

7个街道成立“大工委”、79个社区成立“大党委”,将高校、部队、企事业联结为紧密党建共同体,大幅提升基层凝聚力和调度资源的能力。各街道将原来内部的条口进行整合,统一设置为“6 1 3”的架构,即综合保障办、党群工作办、社会事业办、平安建设办、城市管理办、协作发展办和综合执法大队、便民服务中心、市民诉求处置中心、党群服务中心。针对城市行政管理“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的问题,新区将300项行政处罚事项委托街道行使,下放149项服务事项由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江北新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高标准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绿色直通审批模式,加快推动“信用承诺制”“区域评估”“证照分离”“不见面审批(服务)”等改革落地见效,不断刷新着国家级新区的“江北速度”。截至目前,新区直管区新增企业33298家、新增注册资本3527亿元。

在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3550”改革的基础上,新区率先提出并实现了“2330”改革目标。新区自2018年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后,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535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清单之外无审批,让审批更简、服务更优、监管更严。

此外,新区还实行“承诺即办、容缺可办、代办帮办、自助办理”,提供全功能服务模式,材料节省近60%,审批效率提升近90%,努力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千亿产业拔起“两城一中心”

创新是新区最鲜明的底色、最内在的基因。江北新区集聚了最高端、最具竞争力的创新资源,并一路领跑。剑桥大学建校800年来首家海外的科创中心在新区开建,亚洲最大基因测序基地在新区建成。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超过100家,高企总数迅速达到1000家,取得历史性突破。

新区坚持把产业动力、人才活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稳定器,实干担当、创新作为。围绕建设“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的战略使命,新区进一步聚焦聚力“两城一中心”建设,即“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打造“两城一中心”千亿地标。

“芯片之城”白手起家,一年翻一番,三年时间集聚华为鲲鹏、航天信息、华大九天等企业超600家、产值超500亿;“基因之城”集成超越,“一谷一园一示范”汇聚世和基因、基蛋生物、南微医学等企业800余家、产业规模近1000亿;“新金融中心”乘势而上,先进制造业国家大基金等400余支基金,5000亿元资本规模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高层次人才的快速集聚进一步为产业发展助力“催化”。目前,江北新区已引进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56名中外院士团队,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及留学归国人员超过5000人,吸引大学生、留学生、高层次人才数量均位居省市前列,助力“两城一中心”千亿产业地标再“拔高”。

锚定品质打造南京新主城

自成立以来,江北新区坚持“高点定位”,建设品质宜居的南京新主城。从亟待改善的城乡接合部到日新月异的江北新主城,新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在创造性落实中推进一系列民生实事工程。

在地上地下统筹开发、海绵城市、小街区密路网、绿色集约等理念引领下,通过促进城市治理智慧化、厚植城市创新发展氛围等,构建多要素、综合创新的城市生态系统。总面积480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地下空间项目正在建设中,全国最高标准的地下综合管廊已建成近40公里,采用全国最新技术的江水源热泵一期工程已经投用。

五年间,新区各类民生投入近400亿元,5条过江通道同步推进,南京一中、鼓楼幼儿园、南丁格尔护理学院、托马斯国际学校等一批标志性学校建成,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投用,南医大四附院、中大医院新院区加快推进。新区智慧小区、智慧工地、智慧渣土车等管理平台和系统陆续投入使用,在泰山街道,新区还率先应用“区块链”技术,探索出更为高效、便民的社区管理新模式。(沈杨子 赵畅)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胡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