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加码工业互联网 夯实“制造业根基”

工业互联网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新基建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苏州把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布局规划谋创新、引培并举育生态,抢占工业互联网战略制高点,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基。6月24日,苏州市工业互联网工作推进大会召开,进一步打响“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

布局“新赛道”  夯实制造优势

苏州是制造业大市,工业产值连续多年超3万亿元。然而,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制造业也存在一定的“大而不强”问题。如何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苏州全市上下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工业互联网作为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制造领域拓展、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延伸的核心载体之一,被视为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和科技创新的“新赛道”,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

近年,苏州主动把握发展“窗口期”,先后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苏州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编制《苏州市工业互联网发展规划》,全力打造“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

在系列政策支持引导下,制造业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为苏州产业高效率、高质量发展集聚更大能量,为企业发展开辟更大空间。

据统计,2020年1-5月,苏州相城区48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较高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税收逆势增长7.6%。在工业互联网助力下,亨通库存周转天数缩短30%,产品开发周期缩短30%左右,研发成本占比下降15%,人均产值提升50%,海外订单交付率提高25%,市场占有率上升5%。

“‘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定位清晰明确、高瞻远瞩。苏州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的产业政策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窗口和机遇,这也是我们选择苏州作为工业互联网产业总部的主要原因。”紫光云引擎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如果说消费互联网看杭州,苏州优良的工业基础和肥沃的市场环境,一定能培育出工业互联网的领头羊。

引培“两手抓”  集聚示范平台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实体经济全要素链接“枢纽”、工业资源配置 “中心”和智能制造“大脑”,一直是苏州工业互联网发力重点。

苏州按照“双管齐下”建设思路,引进外部综合双跨平台、培育本土重点行业平台,支持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行业龙头企业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一批国家级示范应用项目竞相涌现,在全国工业领域的“雁阵效应”加快形成。

目前,树根互联等6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已落户苏州,紫光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工信部认可的两家基础共性平台之一,在首批“工业互联网功能性能评测”中成为三家五星级平台之一。此外,苏州还培育了康力EOS电梯、仕泰隆装备云等9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腾晖光伏、协同创新等37家市级重点平台。

疫情期间,苏州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上交了抗疫“高分卷”。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中,树根互联支持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担任起“云监工”重任,做好故障预警,保证机械的“生命体征”平稳健康。二元(苏州)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以往积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快速研发生产防疫消杀类产品,充分展示工业互联网在信息汇聚、优化调度、异地协同、远程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为进一步表彰先进,激励产业链相关企业创新发展,苏州市工业互联网推进大会公布了“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十大创新平台、十大最佳实践名单,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平台与相关产业集群深度融合。

构筑“生态圈”  更高水平推动创新发展

跨界合作、深度融合、开放共享是工业互联网的鲜明特征。

近年,苏州持续整合全市优秀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资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协会等市场主体合作日渐紧密,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生态加速成型,一批应用场景渐次落地。

目前,亨通正与联通合作,打造面向15个场景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推动工业大数据高效流通和应用;与移动合作,建设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智慧园区,实现园区设备全覆盖采集、能源智能管理、安全态势感知,为苏州工业互联网筑起“安全之墙”。

据苏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苏州将围绕“工业互联网看苏州”目标定位,集中优势资源、创新政策扶持、完善产业生态,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苏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强基础,加快网络建设。支持以5G、IPv6、工业无线等技术和新型工业设备改造升级企业内网,加快工业互联网终端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打造一批可复制的“5G+工业互联网”样板工程和典型应用场景,争创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二是破难点,打造龙头平台。支持本土龙头企业建设面向垂直行业和细分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一批服务企业数超500家、连接设备数超5万台的龙头平台。提升平台输出与服务能力,立足苏州、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提供具有行业先导性的“苏州解决方案”。

三是立标杆,深化行业应用。高水平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打造全国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服务新高地。围绕苏州标杆工厂、重点平台等,重点选择30家左右示范企业推出3条精品学习交流线路,“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行业应用。

四是重创新,做强产业支撑。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工业互联网协同研发、数据应用、创业孵化等公共创新服务载体,鼓励工业互联网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开展产品研发与应用创新。加快推进全市工业APP培育发展,形成一批引领作用突出、示范应用性强的工业软件,牵引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功能和商业模式的迭代升级。(王梦菲 王艳艳)


编辑:董婷婷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董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