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银行数字化转型按下快进键 监管机制调整有待加强

新华财经上海7月16日电(记者 王淑娟)监管支持和业务发展的双重动力为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快进键。京东数科与国际数据公司(IDC)日前联合发布的《中国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白皮书》显示,在50家样本银行中,超过90%的银行已经启动数字化转型工作。其中有20%以上的银行希望借助政策鼓励,以科技实现弯道超车。内在的业务经营创新需求、外部客户群体与需求的变化,也是驱动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疫情使得银行业更加深刻认识到线上化经营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加速精细化、高质量数字化转型之路。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机制,对银行数字化监管作出适应性调整,从而明确银行业数字化发展的预期和方向。

疫情加速银行数字化转型

在“疫情常态化下的银行数字化转型方向和策略”研讨会上,光大银行副行长杨兵兵介绍,光大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业务数字化,包含电子化、线上化、移动化与数据化四个方面;二是数字业务化,致力实现开放化、智能化与生态化;三是数字化治理,即提升银行管理效率,建立智能决策机制和管理流程,形成数字化管理文化。“业务数字化是基础,数字业务化是其升级,我们通常是并行开展,互相促进。”

毫无疑问,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成为银行业的共识。

疫情下大数据风控的意义更加凸显,数据治理作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那么,数据治理怎么做?南京银行副行长周文凯认为,一是积极构建大数据生态,引入外部数据生产要素体系;二是数据资产化,建立内外部数据的融合与应用体系;三是打造数据中台,实现数据业务化与场景化,对业务灵活快捷响应。

截至3月末,新网银行累计服务客户数超过3140万,累计放款总额超过3890亿元,贷款笔数超过1.13亿笔。即使在疫情期间,新网银行依然保持7×24小时不间断在线金融服务,发挥“无接触”优势,存款、贷款、提款、支付等各项业务系统全天候运行。新网银行行长江海表示,依托金融科技力量,新网银行努力扩大小微群体的服务半径,提升服务小微群体的质效,降低融资成本,提供优惠利率和优质金融服务。

据悉,新网银行运用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能力坚守“普惠补位”的市场定位,全在线运营模式累计服务客户已超过3100万,发放贷款超过1亿笔,其中99.6%的信贷申请都由机器审批完成。

“银行业数字化营销的核心是把休眠客户转化为激活客户,把交易类客户转化成资产类客户,把线下客户转化成线上客户。新冠肺炎疫情对银行业的冲击,必将以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巨大进步作为补偿。”江海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银行将由具象的场所转化为泛化的服务。

监管机制作出适应性调整

专家认为,尽管银行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但体制机制、对公业务、数字化风控及营销服务、监管机制创新等方面,仍有诸多难题待解。

《中国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白皮书》的调研显示,目前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中,前三位分别是部门间沟通困难、权责不清;缺乏技术人才和技术能力;数据基础较差、整合存在难度。

在“疫情常态化下的银行数字化转型方向和策略”研讨会上,专家们总结了目前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难点。一是体制机制亟待调整。银行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需要建立适应全社会数字化和在线化的考核管理、资源投入等体制机制。现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对生产力造成了制约,这一现状亟需改变。

二是对公业务数字化转型滞后。在过去的20年,互联网很好地连接了平台与个人消费者,这使得零售业务在银行数字化转型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对公业务由于其非标性,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能否“非标转标”是对公业务转型的关键。

三是数字化风控技术有待完善。专家认为,数字化风控技术尚存在隐患,第一,数据质量不高,真实性存疑;第二,中小银行缺少足够样本以训练风控模型;第三,统计相关性无法证明因果性,在经济环境明显变化时,稳定性往往受到较大冲击。

银行数字化转型是未来的方向,专家认为,应从改变生产关系、发展产业链金融、走差异化道路与完善监管机制四个方面进一步推动银行数字化步伐。尤其要进一步探索完善监管机制,使之与数字化转型创新相适应。

例如,对于企业远程开户的监管,需建立与全流程、线上化、自动化相适应的监管机制。此外,要完善数据采集使用和共享制度,加强企业数据权利保护,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此前,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2020年第一次会议提出,研究金融科技发展指标体系,认真做好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引导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增强科技应用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银行其数字化转型的最优路径不是唯一的,要综合考虑其资源禀赋、历史沿革、发展状况、经营理念和组织文化等,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循序渐进改善体系架构、培养核心能力。


编辑:张无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