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农村地区电动汽车产品存在供需错位问题

新华财经上海7月18日电(记者 王鹤)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18日发布的《中国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出行研究》提出,电动化是完善农村机动化出行的最佳路径,可满足远距离出行和改善空气质量等需求。目前农村已具备发展电动汽车的基本条件,包括较好的接受度及停车充电条件,但目前在售产品平均价格较农村居民理想购车预算高出2万元左右。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汽车千人保有量约为82辆。在考虑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交通消费支出、公里里程等因素的基础上,报告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59辆,总保有量7001万辆。考虑到燃油车的污染排放问题,以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将是农村地区推动机动化出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报告称,当前农村具备发展经济型电动汽车的基本条件。首先,农村相对城市具备较好的停车充电条件,考虑到慢充基本能够满足农村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农村家庭用电负荷能满足电动汽车充电功率需求。

其次,电动汽车产品高延展性能够匹配农村差异化需求。电动汽车可以通过零部件配置实现里程、充电速度及成本等方面的最佳匹配。

此外,农村对电动汽车有较好的接受度,低速电动车培养了农村居民的充电和驾驶习惯。调研发现,经过简单科普,农村居民的电动汽车接受度提升19%。

报告提出,尽管农村电动汽车市场增长空间很大,但产品存在供需错位。

具体表现在,当前市面上在售的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充电速度、动力等性能已经达到了农村消费者的期待,但因为相对燃油车的性价比不高而缺乏吸引力。目前车企提供的产品与农村居民的理想购车预算之间相差2万元左右。

经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不完全统计,市场在售的241款主流纯电动乘用车中,7万元以下仅占16.2%。而市场的热度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热情,车企在农村地区布局电动化产品的意愿滞后。

报告还提到,在农村地区推广电动汽车,需要解决安全使用、后市场维保体系及公共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调研发现,目前不愿意购买电动汽车的农村居民中,约10%担心维保不方便,线上调研中,30%的居民有快充需求。


编辑:张无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