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市:“黑金”产业引领脱贫攻坚驶入快车道

黑龙江省东宁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突出黑木耳主导产业优势,全力打造黑木耳全产业链扶贫,不仅带动全市农民增收,更成为东宁市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项“黑金”产业。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资金3785余万元,建设了黑木耳菌包厂、黑木耳吊袋大棚、合作社抱团发展等项目,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提供了产业发展支撑。

1.jpg

打造产业项目集群,为贫困户提供兜底保障

2019年,东宁市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了东宁市菌包厂项目一期工程,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并以对外租赁收益模式对全市贫困户开展兜底帮扶,全年带动19户整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户均增收4200元。同时针对贫困户劳动力和健康状况等因素设计了5个档次的差异性收益分配方式,带动所有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20元到1110元不等。2012年以来共投入资金640余万元,建设黑木耳吊袋大棚160栋,通过对外租赁的方式可实现年收益30万元左右,带动全市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分红受益,并开发公益性岗位56个,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800多元。

落实产业优惠政策,激发贫困户发展动力

依托黑木耳产业链及黑木耳产业项目,以优惠政策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黑木耳产业,从事黑木耳生产的贫困户不仅可享受菌包厂每袋菌包0.2元的优惠,而且每户还可免费使用1栋黑木耳吊袋大棚。全程跟踪服务,免费开展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指导,降低种植风险。目前全市有28户贫困户从事黑木耳生产,户均增收2万元左右。鼓励黑木耳菌包厂等企业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提供就业岗位,优先雇佣贫困户从事黑木耳采摘,实现贫困户就近就业、务工增收。截止目前,全市共有275名贫困人口通过黑木耳产业实现就业增收,户均增收4000元左右。

鼓励引领带动作用,实现贫困户“抱团发展”

突出黑木耳产业“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合作社+贫困户”“企业+贫困户”等发展模式,用活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开发产业扶贫项目。在全市开展“合作社+贫困户”发展带动模式,通过参加劳动、参与决策等方式引导贫困户深度参与合作社运营发展。2019年,全市通过实施“报团发展”项目,带动269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200元左右。

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曾经不起眼的小木耳已成为东宁实施产业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载体。据统计,2019年,全市贫困人口人均收入13000元,其中仅黑木耳产业就带动增收8000元左右。截至2019年底,东宁市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张中闻)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