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动减控农业面源污染 连云港化肥使用量5年消减6.1%

抓紧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近年来,连云港市实施五大行动,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2019年化肥使用量较2015年使用基数消减6.1%,农膜、地膜回收率分别达94.47%和76.23%。

一是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赣榆区建立了畜禽养殖粪污“1+12”社会化服务体系,12家收集中心将粪污干湿分离后,干粪由有机肥肥料厂加工成商品有机肥,污水经发酵、曝氧、过滤、沉淀后就近还田利用。2019年,连云港明确在全市推广赣榆模式。同时,推行生态养殖,根据环境承受能力控制养殖规模,设立禁养区、限养区和非限养区,对新建、改建养殖设施实施“三同时”和排污许可制度。2019年,1743家规模畜禽养殖场提前完成污染治理,治理率10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9.91%,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3.56%。

二是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2019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90%,化肥使用量324414吨,较2015年使用基数消减6.1%。全面推广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建立安全用药制度,推广生物农药,实施绿色防控,建立4个省级“五有五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农药利用率超40%,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超50%,生物、物理等非化学防控技术覆盖率超30%,绿色防控产品使用面积占比达79%以上,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方、片)超20个,农药使用保持零增长。

三是实施秸秆整体离田处理行动。灌南县连续七年保持秸秆禁烧“零火点”,沂河淌内近十万亩秸秆进行打包离田,运往食用菌厂、板材厂、燃料厂和饲料厂等地,加工成基料、原料、燃料和饲料。该县食用菌产业年消化秸秆11万吨,带动1500多人就业。2019年,连云港夏秋两季稻麦还田面积511.11万亩,还田率82.21%。农作物秸秆离田面积约209.3万亩,离田综合利用约76万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6.39%。

四是实施农膜回收行动,加强地膜等废弃物处理利用和农用化学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东海县明确要求销售、使用厚度达到0.01mm以上的地膜,便于回收利用,全县设立农膜回收网点32个,累计回收利用废旧农膜1013吨。连云港全市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从源头上保障地膜的可回收性。目前已回收农膜2.79万吨、地膜0.32万吨,回收率分别达94.47%和76.23%。

五是实施水生生物保护行动。连云港有序推进退圩还湖、退圩还湿工程,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已完成改造面积1.092万亩,开展养殖尾水生态处理试点建设8处,覆盖面积达到6500亩。特色水产养殖面积占比超过85%,全市稻渔混养面积达13万亩,平均增效1500元以上。(吴琼)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