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纽约、伦敦、上海可否三分天下

新华财经纽约9月19日电(记者 刘亚南)伦敦在与纽约的金融中心地位竞争中逐渐落于下风,而上海作为新的金融中心已经在亚太占据相当优势。事实上,地缘政治紧张和经济全球化的放缓或倒退对于上海反而是一个机遇,那些因中国巨大经济体量而选择继续扎根中国的金融机构很大程度上将选择上海作为基地。依托中国的经济实力支撑,上海有望发展为亚太地区的主要金融中心,并与纽约、伦敦三分天下。

上海金融中心进展快速、潜力巨大

上海对于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渴望为时已久,早在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就通过了在2020年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方案。

近年来,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的进展有目共睹,得到业界认可,可以说已基本实现了目标。

英国智库Z/Yen集团今年3月发布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显示,上海从此前的第五位升至第四位,仅次于纽约、伦敦和东京。

美国汇盛金融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陈凯丰在9月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这几年金融中心建设的进展是非常快的。“一个是金融中心的建设本身,另外的话其实包括去年前年有个非常标志性的事件,就是上海国际能源交流交易中心,上海的原油期货开始交易确实非常重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美国汇盛金融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陈凯丰

陈凯丰还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现在交易量非常大,包括新的科创板等等,这些都代表了上海现在的发展确实是非常快,而且下一步应该至少在亚洲整个地区能成为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了。从股票交易量看,上海现在基本在整个亚洲位列第一。

陈凯丰说,另外,包括投行业务、保险业务和数字货币等下一步很多新兴方面,上海可能都会成为一个中心。“不光是未来,现在很多已经在发生了,包括原油期货也很明显,上海已经成为亚洲的价格中心了。”

美国金融博物馆董事会主席、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荣休教授理查德·塞拉(Richard Sylla)在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有很大的潜力成为一个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其原因与纽约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一样。当今,中国金融中心依托的经济基础非常大。“中国经济体量非常大,所以上海将会变成一个主要的金融中心。并且看起来上海注定要成为一个金融中心。”

美国金融博物馆董事会主席、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荣休教授理查德·塞拉(Richard Sylla)

塞拉曾在2004至2005年两次来上海中欧国际商学院教授强化课程。他说,15年前我在上海时,债券市场看起来不像股市那样发达。很多的企业不习惯于发行债券,“但我认为这在过去15年已经发生变化。”

塞拉说:“我想中国金融体系在今后很可能会继续提高。我认为上海将会扮演越来越大的角色,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对太平洋地区和世界经济的重要性。”

纽约、伦敦、上海或三分天下

金融中心的形成离不开其依托的经济体,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到英国的伦敦,再到美国的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一国国力上升的体现和标志。中国作为世界领先的经济体,在亚太扮演关键的作用,上海同时具备区位优势,逐步成长为亚太地区和世界性金融中心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对于上海今后在金融领域扮演的角色,陈凯丰认为,上海扮演的角色应该叫“三分天下”,基本上就是作为亚洲的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当然是中国的金融中心,也是要代表整个亚洲的金融中心,这个非常重要。各大投行、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全球交易、资产配置、投行业务、保险等资管服务方面业务,基本上上海就成为与纽约和伦敦并列的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我觉得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陈凯丰说,上海原油期货目前与纽约原油期货和英国布伦特原油期货在全球位列前三,而且这三个原油期货价格基本上都已经非常均衡,上海原油期货价位基本上就在纽约和伦敦价位中间,其交易量等方面都非常不错。“就是说上海开始交易就立马成为第三大,这很厉害,之前迪拜也试过,印尼也试过,很多国家都试过,但原油期货都没有做起来。”

曾长期教授大学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史课程的塞拉说,伦敦作为金融中心在外汇交易方面强于纽约,但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投行和商业银行仍相当弱,未能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完全恢复过来。

塞拉说,在英国脱欧之前,伦敦和纽约几乎打平手,英国脱欧使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未能消除,伦敦的重要性降低,现在纽约很可能处于领先位置。

塞来还表示,如果LIBOR被替换,看起来也是这样,这将对纽约有利,银行间拆借利率可能会转移到纽约。不过,由于美国的大型银行在伦敦已经有很多的分支机构,并在LIBOR的定价上发挥积极作用。如果银行间拆借利率定价转移到纽约,应该不会有很大区别,只是让伦敦的光环有所减弱。

陈凯丰表示,疫情暴发以后,像摩根大通、桥水和先锋这些银行、基金公司在中国拿到了资格,或在上海建了分公司,这个也是非常大的进展。华尔街人士预计,华尔街各大机构在上海下一步的扩张将会非常快。

华尔街继续看好中国

今年8月,美国黑石集团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在上海设立全资的共同基金部门,这将为黑石给中国大陆个人管理资金铺平道路。当月,美国资产管理公司先锋集团宣布将逐渐关闭在日本和香港的业务,并把亚太区总部迁移至上海。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布的信息则显示,摩根大通预计将支付约1亿美元收购其在中国共同基金合资企业49%的股权,进而实现全资控股。

国际资本尤其是华尔街金融企业继续在中国扩大经营与国际关系紧张和对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出去的担忧形成鲜明对比。

陈凯丰表示,俗话说“资本永不眠”,资本会一直寻找投资机会,而中国当然是世界上最好的投资机遇之一,现在华尔街的公司在寻找长期投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它们现在大力投资中国。

陈凯丰说,尽管当前国际关系紧张,但这不会是一个很长期的问题。事实上,华尔街的公司将会在中国进行多得多的投资。虽然中国以外的市场规模很大,但中国国内市场也是巨大的,所以尽管有这些紧张形势但金融机构正在投资中国。

据透露,汇盛金融管理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医疗健康领域特殊目的公司已经启动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的进程,今后将在亚太和美国收购医院和其他医疗服务提供机构。这本身就是华尔街公司在投入中国市场,进而回报美国投资者的标准案例,也体现出中美金融领域合作的互利性质。

陈凯丰表示,金融机构投资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分散投资的需要。“即便是工业企业,我也不认为他们在把供应链移出中国。这些企业在实施中国加一策略,他们基本上想要保留在中国的设施以便获得中国巨大的市场,但为了减少风险,这些企业将会在中国以外建立新的工厂。”

陈凯丰认为,外资企业实施的中国加一策略并不意味着它们要离开中国,它们仍将激进地在中国投资。事实上,工业企业和金融企业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陈凯丰说,美国金融机构有很好的前景,它们将在中国获得稍多的市场份额,并扩大在全球的经营,在美国国内也将从疫情中恢复。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也是一样。中国企业将继续来美国融资。当中国企业通过非常严格的监管流程后,这些企业的质量得到了提升,有时这些公司可以再回到中国上市。事实上,通过美国监管机构的审查对中国企业而言是好事。

塞拉说,中美两国商界人士相处的相当好,他们相互合作。美国金融市场发达,如果美国金融专长流到中国,这很可能对中美都有用处。中国可以从中学习,而美国将会进入一个主要的金融市场。


编辑:翟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翟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