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工博会看工业互联网:场景更多、成本降低、新玩家入场

新华财经上海9月21日电(记者杜康) 记者从不久前刚刚结束的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看到,此次博览会专设了工业互联网展,展馆内人气足。从展会上看,今年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出现了新变化,更聚焦于应用场景的发掘,价格上更接地气,此外行业也开始有了电商等新玩家加入。

企业积极寻找落地场景

热电被行业认为是较好的工业互联网落地场景之一。今年工博会现场,上海全应公司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热电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据该公司员工吕茂强介绍,选择热电行业作为落地场景,首先是因为行业本身具备较好的物联网基础,其次,则是工业互联网能够直接帮助企业省钱。

“工业互联网说起来很大,落地还是比较难。大家都在寻找场景,尤其是直接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场景。”吕茂强说。

“通过工业互联网,目前我们落地的40多家电厂,有效提高电厂能效3%—5%,每年节省500万-1000万。我们也是采取了SaaS的商业模式,根据每年为客户节约的能源价值,收取一定费用。客户基本能在12个月之内收回投资。所以认可度较高。”吕茂强说。

“以我们在江苏的一个项目为例。红豆热电厂是红豆集团内部企业生产供热和部分供电。目前全应科技帮助其提升了4.5%的综合生产效率,省煤11700吨/年,每年节省燃煤经济价值643.5万元/元。”吕茂强介绍。

解决方案成本更低

工博会现场,积梦智能、科创板云计算公司优刻得、AR公司亮风台三家共同推出“一站式智慧工厂解决方案”。方案可以基于2D/3D识别、三维重建、数字化仿真等能力,在企业的订单、生产、库存、质量、设备、数据等工业生产环节提供服务。

以工业设备运维场景为例,物联网平台采集设备数据,检测设备故障,并提醒维修人员。维修人员佩戴AR眼镜扫描设备,可实时查看设备运行数据,并同时呼叫远程专家,与专家共享视角,实时通讯,通讯过程中AR空间标注指导信息,协助维修人员快速解决故障。亮风台介绍,上述功能也可用于专家远程指导设备安装,此功能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梦智能CEO谢孟军介绍,这套集诸多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工厂解决方案采取SaaS的模式,中小企业的年付费可降低至1-2万元。相较于动辄几十万的智能化改造费用,如今工业互联网越来越“接地气”。“我们现在很多客户都是来自浙江和江苏的小微企业。系统能与企业工厂原有的ERP等系统较好兼容。”

电商新玩家入场

京东发力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展区京东子公司京东工业品有4款产品亮相,分别为“墨卡托”工业品标准商品库、工品汇App、京东工业品智能零售门店及“京工帮”工业品服务体系。

京东工业品主要为企业客户提供工业智能采购平台和供应链解决方案。京东集团副总裁、企业业务事业部总裁宋春正表示,京东工业品将通过完善行业基础设施、建立产业链各环节间的数字链接等方式,加速工业互联网在供应链端的落地。“这其中,标准化是基础设施和重要抓手。”宋春正表示,此次“墨卡托”工业品标准商品库就是试图解决行业“标准化”问题。

而在此前不久,9月15日阿里也发布“新制造”平台“迅犀”。迅犀平台涵盖设备、软件、数据多个层次,提供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制造大脑、3D虚拟仿真、RFID全流程追踪等功能。

目前来看,迅犀与天猫淘宝体系关系密切,平台由天猫淘宝体系研发,公司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为天猫淘宝总裁蒋凡,目前迅犀仅向部分淘宝用户开放。未来迅犀或与阿里巴巴的零售业务密切结合。

行业仍面临融合“难题”

对于展会内“热闹”的诸多应用,也有行业人士指出,当前工业互联网仍面临“融合”难题,包括设备的融合、各类平台的融合。

“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构建一个可扩展的操作系统,为工业APP应用开发提供一个基础平台。由于一般企业现有各类工业软件格式大多不统一,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层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整合现有生产端的MES、ERP乃至CPS等实时数据,统一汇总分析,通过可扩展的操作系统,提供实时监控、生产管理、能效监控、物流管理等多种生产运行管理的核心功能,实现整体产业链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天风证券分析师沈海兵说。

“当前多数工业平台层在工业know-how和专业技术方面积淀不足。受此影响,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层(SaaS)潜力尚未发挥出来,仍处于萌芽期。但SaaS正逐步深入制造业细分行业领域,中小型企业的SaaS应用需求最迫切、服务量最大、价值创造最直接。”沈海兵说。

在近日举办的2020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报告》。《报告》显示,经过3年起步期发展,2019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同比增长47.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2018年的6.7%提升至9.9%。

整体来看,行业认为,促进国产化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受政策红利加速产业落地。7月10日,工信部最新印发《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0年工作计划》,提出打造10个标杆网络,推动100个重点行业龙头企业、1000个地方骨干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内网改造升级,以及推动40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服务。


编辑:吴郑思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吴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