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甘肃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心和希望 ——第三届“甘肃·祁连山论坛”综述

新华财经兰州9月25日电(记者卫韦华)9月21日至23日,以“云上祁连山,绿色新陇原”为主题的第三届“甘肃·祁连山论坛”在“云”端开幕。本届论坛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推动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与会嘉宾通过视频连线,围绕甘肃经济、社会、生态、脱贫攻坚等领域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多维度解析新形势下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势与机遇,为甘肃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心和希望。

走上生态和经济“双丰收”的绿色之路

据悉,“甘肃·祁连山论坛”于2018年4月、2019年5月成功举办两届,已成为甘肃省规模大、规格高、参与广的思想盛会之一。

祁连山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是滋养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是我国西部最为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近年来,甘肃围绕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引导贫困地区发展符合绿色导向的“牛羊菜果薯药”6大特色产业,打造乡村旅游的甘肃样板,谱写了“美丽战胜贫困”的时代篇章。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在第三届“甘肃·祁连山论坛”致辞中说,甘肃始终把绿色作为最重要的发展动力,促进经济运行难中守稳、稳中有进,不断向好向上。今年以来,甘肃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省内重大暴洪灾情影响,上半年经济增速跃居全国第三位,规上工业增速全国第二位,固投增速全国第八位,实现了多年来前所未有的突破。今天的甘肃已经成为一抹靓丽的绿色风景,不仅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而且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之路,“绿水青山”加快变为“金山银山”。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廖林表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需要国内产业链“补弱”、“补短”和“补漏”,为中西部地区带来广泛的产业发展机会。甘肃应在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的同时,积极利用甘肃丰富的自然资源,促进旅游业和特色农业发展。此外,还应建设以兰州为中心、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网络体系,成为“一带一路”西北陆海联运战略枢纽。

对此,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甘肃省在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绿色发展崛起的过程中要适应“新发展格局”要求,产业升级发展要更多地抓确定性,把注意力更多放在本土市场的内循环上。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表示,甘肃省正着力推动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大力培育发展十大生态产业,走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管清友建议,甘肃省可以考虑发行绿色发展特别国债,来支持甘肃更好“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

甘肃经济转型面临巨大机遇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多样,加之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工业污染轻,适宜发展特色优质的农产品。像草食畜、高原夏菜、优质林果、马铃薯、中药材等全省性的特色产业,规模、面积、产量逐年增长,已有不错的基础,但始终没有做强做大。那么,甘肃该如何弥补短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甘肃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有一定代表性的省份,总体来说,工业化程度比较低。”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认为,官方不要遇事插手去办,应更多给出方向和规划等,让市场主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贾康表示,甘肃应借鉴其它地区成熟经验建立企业负面清单、政府正面清单,更好优化营商环境。

“相对于沿海地区,西北地区面临制造业交通成本较高、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约束较大、旧体制的约束相对较大等现实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分析说,与此同时,西北地区也有资源要素相对便宜、国家资金与政策支持等优势。

“不平衡条件下的‘地区追赶’,关键问题是如何把相对稀缺的资源聚集起来,并引入优势资源,实现发展。”樊纲说,从过往“举国体制”与“经济特区”经验来看,都是集中利用稀缺资源,形成相对的规模效益,实现突破,并产生样板效应。因此,樊纲提出建议,甘肃应与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合作,建立独立园区,并引入管理团队,完全授权实行发达地区的体制机制。他表示,以此为背景的“飞地特区”,重点在于“体制移植”,可创造新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当地跳出旧体制、旧人事、旧习惯的束缚,提供新发展模板。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廖林说,在当下发展格局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需国内产业链“补弱”“补短”“补漏”,这便为中西部地区带来的产业发展机会。廖林认为,甘肃有地理上的区位优势,建设以兰州为中心、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网络体系,努力成为“一带一路”西北陆海联运战略枢纽,解除产业发展运输之忧。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院长周月秋则表示,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下一阶段发展有着挖掘转型新动力、拓宽增长新空间、助力产业新升级三个方面的需要,甘肃在传统产业升级、特色产业创新、外向产业拓展以及打造特色产业链集群等四方面发展前景广阔。

充分挖掘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于新世纪。40年前,甘肃农民为吃饱肚子发愁,如今的甘肃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粮食生产实现了“十四连丰”,产量连续六年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在此基础上,甘肃初步形成了在全国有名的“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正加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产业化已成为甘肃省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引领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方式。

“在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等机遇下,甘肃应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发展高增值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和戈壁生态农业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当前,甘肃可以形成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与规制的开放双轮驱动的新开放局面,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特色产业体系。

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孙万仓认为,甘肃地域辽阔,寒旱叠加的气候条件使农产品兼具绿色和有机的品质优势。同时,甘肃主要的农业区“坐中四连”,有通道和地位的优势,便于农产品的储藏和用水。因此,甘肃应充分挖掘利用寒旱叠加的自然禀赋,打造优势农业产业。“甘肃土地面积很大,人口相对较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大,土地大部分是一年一熟,冬季土地是闲置的,如果能把这一部分土地利用起来,寒旱农业就会上一个台阶,还能把甘肃打造成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之一。” 孙万仓说。

海升集团董事长高亮在论坛的对话环节中表示,甘肃具备成为全中国最优质的“菜篮子”和“果园子”的条件,应该把这两个产业做大、做强,成为甘肃富民脱贫的主要抓手。高亮认为,甘肃具有做好农产品的气候条件:一方面,甘肃陇东地区光照充足,气候干旱,夏季冷凉,苹果着色好,糖度高、脆度高;另一方面,甘肃河西地区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气候干燥使得蔬菜病害虫害少,可以生产最优质的蔬菜。同时,甘肃多年来从作物结构、品种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四个层面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不断扩大。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