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绿色复苏:绿色金融如何发挥更大效能

主 持 人:《金融时报》记者 杜冰

特邀嘉宾: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  东方金诚绿色金融部负责人 方怡向

“在支持绿色复苏方面,绿色金融一定大有可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9月19日召开的“2020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表示。

绿色复苏已成为各国疫情后经济复苏的优先选项。新形势之下,如何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绿色恢复,成为业内关注焦点。就此话题,《金融时报》记者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东方金诚绿色金融部负责人方怡向进行了专访。

《金融时报》记者:央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已超过11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1.2万亿元。结合这一数据,您如何评价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

曾刚: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虽然起步并不算早,但是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从绝对数据来看,目前绿色信贷余额已超11万亿元,绿色债券已过万亿元,这些资金的投放都对绿色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作用。

方怡向:自2016年以来,我国绿色金融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绿色金融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产品规模位居全球前列。不过,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仍面临四方面不足,一是产品结构不均衡,目前国内发展规模较大的绿色金融产品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上,其他绿色金融产品发展相对缓慢。二是绿色项目信息披露有待提升,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框架与标准还有待进一步明确,机构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还有待推动。三是环境效益外部性的内生化有待强化,环境风险评估等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投资机构对于绿色投资、ESG投资的重视程度、分析评估能力还有待提高。

《金融时报》记者:对于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复苏中的作用,有何建议?

曾刚: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未来或可以参考普惠金融的监管思路,从监管层面对绿色金融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形成较成熟的监管评价,通过制度的完善,形成一个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

其次,加快推进绿色金融相关标准统一。近年来,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但具体的信贷项目在具体执行上还面临不同的标准。就国内来讲,绿色信贷的标准和绿色债券的标准还未统一,市场之间还存在着分割;同时,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的绿色标准还有所不同,未来还面临国内与国际标准统一问题。

再次,要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绿色金融带有一定社会公共品的含义,社会效益很大,但这些并不直接转化为经济收益,因此经济上未必能达到可持续。而金融毕竟是要考虑商业可持续的,要花大力气去完善激励制度,比如要给予金融机构更低的融资成本、更长的融资期限,同时要安排风险分散机制,甚至要给予一定的补贴。通过这些激励制度的完善,能够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可持续性地投入到绿色领域当中去。

方怡向:为促进绿色经济恢复,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对中小微绿色企业的金融支持,促进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为一些绿色投融资项目提供快速、低成本的金融支持,帮助较低信用等级的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

二是强化国际合作、有序推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借助债券通、“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推动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绿色金融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促进绿色资金在国际间有序流动。

三是应充分利用绿色金融科技,拓展绿色金融应用场景。例如发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监测等技术,帮助金融机构有效识别绿色项目、测算环境效应;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来共享环境数据,保证数据真实可靠等。

四是完善环境、社会风险的方法学和评级标准。目前环境、社会风险评估方法学和评级标准不完善、不统一,不具有权威指导作用,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投融资决策。为促进金融机构形成绿色价值投资理念,广大研究机构需积极沟通,充分融合各自方法学和评级标准,以形成共同的投融资标尺。

五是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我国需要依据自身发展情况,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在规范国内绿色投融资活动的同时,吸引国际资本支持国内的绿色发展。

《金融时报》记者: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视角来看,作为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主力军,下一步有哪些着力点?

曾刚:银行业要进一步加深对绿色产业及相关政策的研究,提高自身的综合化服务能力,同时,在组织管理上要更加精细化和精准化,从而提升绿色金融服务。

具体来看,首先要提高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专业能力。开展绿色金融需要对环保项目所产生的节能减排等绿色效果进行准确评估,从银行自身来讲,就要对环保产业非常了解。根据绿色产业的特点来创新符合绿色金融风控要求的产品。

除了专业能力以外,还需要信贷模式创新。与传统信贷不同,绿色金融产品会涉及多种金融工具的使用,需要银行有更综合化的服务能力,通过多种产品工具的组合,更好地降低风险,支持绿色发展。

除此之外,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设计,比如有些银行专门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等专业部门,配备专项资源和专业人才,配合专业的激励制度,这样去开展绿色金融会有更好的效果。

方怡向:目前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配套激励约束政策有待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尚需不断提升等,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市场主体,在对绿色产业的界定及部分领域环保风险评估等方面也面临着挑战,未来绿色金融仍需要进一步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绿色金融正向激励机制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目前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包括央行的绿色再贷款、绿色MPA考核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对绿色项目担保、贴息等措施。但是,总体来看,已有的激励机制的力度和激励机制的落地实施还有待加强,仍需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研究制定更多创新性的激励约束政策。

其次,加大创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快探索节能环保项目特许经营权、排污权和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及其收益权成为合格抵(质)押物的模式和路径,扩大绿色信贷融资支持绿色项目的范围,推出绿色理财产品,扩展绿色资金来源。

再次,要推动企业完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随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即将成为强制性披露,将能够很好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在大数据时代,需要迎接数据治理的新挑战,有效解决数字化碎片,打破现有数据垄断,需要支持并鼓励第三方机构搭建环保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完善企业征信信息系统,定期公布企业环保信息,并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及时性,进一步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使政府、监管部门、银行能够更好分享企业环保等信息披露数据,增强金融机构在项目评估等绿色金融业务层面的可操作性。

此外,要提升商业银行绿色经营管理能力。银行业需要不断完善绿色金融管理系统和能力,实现银行绿色金融业务流程化、规范化、科学化。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对绿色产业、绿色项目、绿色企业进行遴选、评估过程中,如何通过实用可操作的指标、方法和工具更好地评估和防控其ESG风险,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也要求金融机构在对绿色项目的认识和界定方面能够有更为专业的判定。下一步需要相关机构提升内部能力建设,可以通过窗口指导、业务培训或第三方支持等方式,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绿色信贷统计、绿色金融产品开发、绿色可持续投资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和社会风险识别与防控能力,培养更多绿色金融领域专业人才。


编辑:赵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赵鼎]